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沈語冰:我為什么要批判電影本體論?(3)
時間:2013-01-28 01:44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其次,即使是在似動理論提出以后,也不是沒有與之競爭的理論,它們同樣可以在一定效力范圍內解釋人類的運動感知。我對電影心理學是完全的外行,如果不是覺得周傳基式的“永遠正確”的霸權思想讓我覺得忍無可忍的話,根本不會涉足這個領域。但僅僅憑我短短數(shù)月——從決定要跟周傳基展開正式辯論到現(xiàn)在,差不多三個月——的學習,我也已經(jīng)學到不少關于活動影像的解釋性理論,而遠不是只有似動理論一家之說。就我所知的極其有限的電影心理學知識而言,我已經(jīng)可以指出:一種更具包容性并可以將似動理論特例化的理論(正如廣義相對論是對經(jīng)典物理學的包容和特例化一樣)已經(jīng)誕生。那就是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吉布森的生態(tài)元理論。

  二戰(zhàn)期間,當時還是一位年輕的心理學家的吉布森被交予一項任務,即訓練飛行員起飛和降落,他很快便發(fā)現(xiàn)自己在感知方面的學習還很不夠,以前所學的知識大都從視覺感知的實驗中獲得,這種實驗通常是實驗對象伸直脖子,兩眼直視著一點,雖然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學到許多光和視覺的物理學知識,但是這些知識無助于弄清飛行員究竟是如何運用其視覺能力來增加安全降落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吉布森意識到,飛行員并非一動不動地坐在實驗室里,而是在大地上空的氣流里劇烈運動,他們必須以驚人的速度使很快消逝的視覺世界賦予意義。顯然,感知的問題取決于人們與其環(huán)境的關系。

  這就是吉布森研究運動中的運動感知的起點。傳統(tǒng)感知心理學只研究靜止中的運動感知,受試者是一動不動地坐在實驗室里受試,似動理論就是這種靜止中的運動感知理論。而無疑地,現(xiàn)在,吉布森的理論超越了它,它使靜止中的運動感知成為他新的運動中的運動感知的一個特例,正如愛因斯坦使牛頓成為一個特例一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