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食物分“四性”
中醫(yī)食療重視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通過食物性味來調整人體氣血陰陽,扶正祛邪,以期“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涼性和寒性,溫性和熱性,在作用上有一定的類似,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別。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稱為平性。
《神農本草經》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這是基本的食用規(guī)律。意思是熱性體質的人可吃寒涼食物,寒性體質的人多吃溫熱性食物。
常見食物的四性
從歷代中醫(yī)食療書籍所記載的300多種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居后。
溫熱
溫性食物具有祛寒、溫中、補虛、止痛、抗菌等功效,適用于秋冬季節(jié)四肢冰冷或體寒的人。
常見溫性食物:紅豆、紅棗、南瓜子、栗子等。
常見熱性食物:辣椒、胡椒等。
寒涼
寒涼性食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消毒、解毒等作用,適用于夏季發(fā)熱、汗多、口渴或平時體質偏熱的人。
常見寒性食物:西瓜、苦瓜、香蕉、紫菜、蟹等。
常見涼性食物:小米、薏米、小麥、綠豆等。
平性
平性食物大多能健脾、和胃,有調補作用,常用于脾胃不和、體力衰弱者等。平性食物食用禁忌很少。
常見平性食物有:百合、蓮子、芝麻、黃豆、黑豆、燕麥、山藥、枸杞等。
(常見食物屬性表,點擊可查看大圖)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的屬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吃法會影響到某些食物的屬性。一些寒涼的食物搭配溫、平性的食物,寒涼性也會減弱。例如紅豆薏米就是很好的例子,涼性的薏米搭配溫熱的紅豆、紅棗,這樣薏米的涼就減弱了。
特別要提醒的是,真正大寒或大熱的五谷雜糧,幾乎沒有。我們日常所吃的雜糧,其自然特性比較平和,正如《神農本草經讀》中所言:“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谷之養(yǎng)人相佐,以臻壽考。”這也正是雜糧養(yǎng)生的最大優(yōu)越性。
辨別食物四性的方法
從味道識別食物涼熱性
一般來說,味道甜、辛的食物由于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較長,所以性熱,比如大蒜、石榴等。味道苦、酸的食物偏寒涼,就像苦瓜、木瓜等。
從生長環(huán)境識別食物涼熱性
長在陸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山藥、姜等,由于長期埋在土壤中,水分較少,所以性偏熱,水生植物例如藕、海帶等就偏寒涼。
從生長季節(jié)識別食物涼熱性
在冬天里生長的食物,因為寒氣重,故而性偏寒涼,如大白菜、白蘿卜等。在夏季生長的食物,由于接收的雨水較多,也性寒涼,如西瓜、黃瓜、梨等。春、秋季食物多偏熱性。
也可以根據我們人吃下食物后身體的反應來判斷,比如說一杯熱的綠茶,剛開始喝下去會有灼熱的感覺,但不久就會有清涼的感覺。這說明綠茶是性寒的,所以夏天可以喝綠茶來清熱降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