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打著“禮尚往來”幌子的利益交換
時間:2018-06-11 23:16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這家醫(yī)院院長送我錢物,名義上是拜年過節(jié)禮金,實則是看中我手中的權力……”5月25日,在重慶市銅梁區(qū)廉政教育基地展播的警示教育片中,一名中年男子滿臉悔意的鏡頭,深深觸動在場的觀眾。(6月9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yǎng)起了重要作用。金一般是指有價的標的物,泛指金錢。禮金顧名思義就是處于對對方的尊重和感謝,以有價標的作為饋贈的物品。從禮金的歷史來看,禮金包含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感謝,這個尊重和感謝也該是單純的,是沒有利益交換的。
而醫(yī)院院長為何會送禮金給社保局長,無非是奔著他手中的權力去的,與其說是送給社保局長的,還不如說是送給領導手中的權力的,這是變味的“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劉天庚秉承“禮尚往來”的信條,利用手中的權力,一次又一次為這些醫(yī)院在提高醫(yī)保報銷額度、通過監(jiān)管審批方面“通關”“鋪路”。
劉天庚肆無忌憚地和當?shù)蒯t(yī)院的一些老板搞“禮尚往來”,他們各取所需,都賺得是“盆滿缽滿”,但醫(yī)保資金被部分醫(yī)院肆無忌憚地過度透支,老百姓的“救命錢”嘩嘩流向他們的口袋。最終遭受損失是國家。官員手握公權力,這個公權力本應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一個官員把公權力作為和別人交換的籌碼,用公權力去和商人搞“禮尚往來”的那一套,其實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權錢交易,是用公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是一種違紀違法的行為。
不難看出,“禮尚往來”這里面無非就是利益往來而已,因此,必須對這樣的節(jié)禮進行嚴防死守,發(fā)現(xiàn)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同時,更要加強制度建設,規(guī)范和公開權力運行,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剪影)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