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到天下后,與群臣總結(jié)革命經(jīng)驗,也說元末群雄中“士誠最富,友諒最強”,但“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的好生事,器小的沒長遠打算。出身貧苦農(nóng)家、當(dāng)過游方僧人的朱元璋斷言:士誠做過鹽販子,遇事斤斤計較,顧慮多,疑心重;友諒生于打漁人家,慣見風(fēng)浪,野心大欲望高。
所以,他料定先攻陳友諒,張士誠會袖手旁觀;假如先攻張士誠,陳友諒必然傾巢而出抄己方的后路。后來的事實證明,朱元璋對張士誠的“人品”判斷準確。
張士誠此番降元,其實也是三心二意。在此后六七年里,他打著官軍的招牌,南侵江浙,北逾江淮,南邊占領(lǐng)了杭州、紹興,北邊勢力一直伸展到濟寧(今山東境),擁地二千余里。
元朝方面的達識帖木兒之所以急于招降張士誠,且容忍他不斷擴張地盤,也有自家的苦衷。原來自從紅巾軍縱橫江淮一帶后,南北漕運斷絕,大都(今北京)缺糧,快支撐不下去了。他們要解決南糧北運的難題,不能不對控制江南的張士誠及稱雄江浙沿海的方國珍實行安撫政策。
從1360年到1363年間,“士誠出糧、國珍出船”,總算每年能海運十幾萬石糧食北上大都,為茍延殘喘的元朝多續(xù)了幾年命。 期間,張士誠也曾試圖大舉進攻,收復(fù)被朱元璋奪去的失地,可是在修筑一新的宜興城下遭到楊國興挫敗,泄了元氣,再無余力反撲。
朱元璋與張士誠相持十年,打來打去,誰也占不了對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陽湖之戰(zhàn)”朱元璋一舉擊潰陳友諒,再順勢攻取武昌城后,揮師東向,劍指江浙,氣節(jié)有虧且只顧自保的“私鹽大王”張士誠,也就朝不保夕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