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羽絨服有鴨絨、鵝絨,為什么沒有“雞絨”? 答不上的快點進來長知識→
這個冬天格外冷,當北風呼嘯,凍得瑟瑟發(fā)抖時,是時候搬出壓箱底的羽絨服了!
窩在羽絨服的溫暖里,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羽絨服里有鴨絨、鵝絨,卻沒有雞絨呢?
做不了羽絨的雞毛
雞毛做不了羽絨,這一點是被國家標準“認證”過的。
根據(jù)我國《羽絨羽毛》標準(GB/T 17685-2016),羽毛絨被定義為生長在水禽類動物身上的羽絨和羽毛的統(tǒng)稱。其中,標稱值為“絨子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稱為“羽絨”,標稱值為“絨子含量”小于50%的稱為“羽毛”。常見種類有鵝毛絨和鴨毛絨。
也就是說,國家標準直接點明水禽類動物身上的才是羽毛絨,而雞屬于陸禽,所以直接被排除在“羽絨界”外。
雞的演化祖先可以追溯到約8000年前的南亞地區(qū),那時人類開始馴化紅原雞。紅原雞就是陸禽,擅長在地面上行走,且生活在叢林中,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
而鴨和鵝,以及它們的祖先,都是依水而生的。鴨的祖先是東亞地區(qū)的綠頭鴨,鵝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亞歐大陸的灰雁,它們都生活在水域附近,如湖泊、河流和海洋等。它們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特征使其適應水中生活,雙足有蹼,善水性,但拙于行走。
那么,為什么水禽類動物身上才能有羽毛絨呢?
這和它們的演化及生活習性等分不開。
鴨和鵝作為典型的水禽,為了御寒,在羽毛下面長出一層細細的羽絨,主要分布在頸部、胸部、腹部和翅膀下等部位。相比之下,雞作為典型的陸禽,生活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不太需要過多羽絨保暖。
雖說雞也并非完全沒有絨毛,但是,雞的羽毛生長速度快,更替周期相對較短,想要精準“捕捉”羽絨階段并不容易,且雞每次更替時期內(nèi)雞絨毛的產(chǎn)量相對較少,所以雞絨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雞通常在胚胎期就開始形成絨毛,之后隨著逐漸更替為成年羽
此外,鴨和鵝等水禽的尾脂腺發(fā)達,能夠分泌油脂。
它們會用嘴把這些油脂涂抹在全身羽毛上,這使得它們的羽毛光滑且防水,遇水也不容易腐爛。而雞的尾脂腺不發(fā)達,無法分泌油脂,導致其羽毛遇到水容易腐爛。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羽絨服時,需要對羽絨進行脫脂處理,以去除掉絕大多數(shù)的雜質(zhì)。與此同時,羽絨也需要一定量的油脂來保持其良好的性能——殘脂率過高,易使羽絨服滋生細菌,產(chǎn)生難聞的異味;殘脂率過低,會影響羽絨的外表結(jié)構(gòu),降低羽絨羽毛的韌性,容易破碎,進而影響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然而雞的羽絨沒有油脂層的保護,羽毛的保暖防水性差不說,還有各類雜質(zhì)緊緊吸附在羽毛之上,難以去除,這使得雞絨的加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而且,雞毛還有一些特殊的味道。雞作為陸禽,常養(yǎng)殖在室內(nèi),過程中可能會吸收一些如飼料的味道或者雞舍里的味道。但是鵝和鴨作為水禽,生長在水域里,環(huán)境比較清潔,它們的羽毛就比較干凈,不容易有味道。
又不好用又貴,雞羽絨自然被人們“拋棄”了。
微觀看雞毛:又硬又稀疏?
前述是從相對宏觀的角度來分析,為什么雞毛不適合做羽絨,接下來,我們把“雞羽絨”以及真正的羽絨放大來看看。
用放大鏡觀察鴨或鵝的“羽絨”,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立體的球狀結(jié)構(gòu),就像一團蒲公英。從整體看,優(yōu)質(zhì)的鵝絨、鴨絨纖維是不含羽軸,以絨朵形式存在的半球狀纖維結(jié)構(gòu)(如下圖左側(cè))。鵝絨、鴨絨形狀大體一致,通常鴨絨的絨朵比鵝絨。▊別大型鴨的絨朵也會很大)。
而“雞羽絨”(如下圖右側(cè))結(jié)構(gòu)非常單薄,沒有絨核。雞絨以整齊的片狀對稱排列,過于扁平,不僅成不了絨朵,蓬松性較差,沒有支撐力,難以“鎖住”大量空氣保暖,頂端還“配備”了足以刺穿羽絨服布料的堅硬羽軸,很容易刺穿布料,導致羽絨從空隙中鉆出,不適宜用作羽絨服的填充材料。
鴨絨、鵝絨、雞絨的絨羽結(jié)構(gòu)圖
不過,鴨絨和鵝絨雖然沒有羽軸,卻都有絨核。
鴨絨的絨核寬度0.1~0.5mm,較粗而硬,而鵝絨絨核寬度在0.05~0.4mm,細軟而干癟。所以鴨絨中沒有保暖功能的“廢物”含量較高。
這也造就了鵝絨含絨量高的優(yōu)勢。
絨朵的主要成分是絨枝,鵝絨不僅含絨量高,單根絨枝的長度也比鴨絨長。
絨枝越長的絨朵占據(jù)的空間越大,加上鵝絨纖維絨枝上的絨小枝也比鴨絨長、細、密,使鵝絨纖維支撐作用更強,能將空氣“固定”在纖維中,具有更好的保暖性。
所以,時有商家用鴨絨“冒充”鵝絨,2021年,加拿大鵝就因為用了蓬松度較低的鴨絨,但以偏概全地稱其產(chǎn)品所使用的羽絨“均含有Hutterite羽絨,這是優(yōu)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絨”,而遭受處罰。
此處亂入一張雞尾部羽片的絨絲顯微特寫,其密度與鴨絨類似,但是以整齊的片狀對稱排列的,這種結(jié)構(gòu)過于扁平,沒有支撐力,不利于保暖。
不過,雞作為三大家禽之一,雖不配進入羽絨界,卻也在羽絨界悄悄占據(jù)一席之地。
主要就是雞毛價格低廉,有些不負責任的羽絨服廠家會把雞毛弄碎并清洗,然后將短而細的雞毛混入羽絨服中。這些雞毛纖維在羽絨行業(yè)中被稱為雞飛絲。從外觀上,單根雞飛絲很容易和水禽的羽毛混淆,而且它們都較為細小,只能借助投影儀或顯微鏡來判斷。這些雞飛絲在烘干后,極易被靜電吸附到羽絨絨核中,從而顯著提升絨子含量。這樣一來,廠家就可以提高羽絨服的價格,牟取暴利。
然而,這種做法存在很大的危險:這些雞飛絲容易刺穿布料,讓羽絨服“跑絨”。對填充雞飛絲含量高的羽絨服,采用充絨機充絨,或?qū)⒂鸾q服放入轉(zhuǎn)箱中進行轉(zhuǎn)箱鉆絨測試,會發(fā)現(xiàn)縫線處有細小的絲狀物或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出現(xiàn)在縫線周圍。
且由于雞飛絲缺少油脂的保護,雞毛吸收人體汗液后,會變得軟塌,在潮濕環(huán)境下還容易腐爛變質(zhì),引發(fā)微生物滋生,導致羽絨服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
為保證羽絨服的質(zhì)量和安全,世界各國對羽絨服的標準都對陸禽毛(雞毛、鴿子毛和火雞毛,對我國來說,陸禽毛主要就是雞毛)有嚴格的限制。澳大利亞標準甚至在絨子含量85%以上的羽絨產(chǎn)品中,對陸禽毛完全零容忍。
當然,萬物都有各自的用途,盡管雞毛不適合制作羽絨服,但它可以在其他舞臺上大放異彩:雞毛可以被制成有機肥料,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還可以制成雞毛撣子等清潔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作用。
做羽絨服這件事,還是交給鵝和鴨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