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禮金多少看你我交情
時間:2018-10-24 15:0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莫以禮金多少看你我交情
結婚擺宴席請大家吃飯,本來是件高興事,可新娘小徐卻因此有些不快樂——公司里18個同事,大家合起來給她發(fā)了1314元的紅包,并祝她和丈夫一生一世。“他們結婚的時候,我最少也要隨禮300塊錢,可如今到我結婚,卻來這么一出。”小徐說,自己看到紅包的那一刻,頓時有種被欺負的感覺。(10月23日重慶晨報)
結婚包紅包是我國的一項習俗,每當親戚朋友或者同學同事結婚的時候,我們都會包一份紅包來表達我們的心意。但因為包紅包的事情,很多人都鬧過矛盾。筆者認為,人情消費,禮尚往來,是我們的古老傳統(tǒng),也是一種溝通人際關系的重要方式。結婚擺宴席,本意是接受大家的祝福,并把這份幸福喜悅分享給大家,太看重隨禮,反而搞丟了婚宴的本來意義,甚至成了“零存整取”的“橋梁”,讓婚宴完全變了味。
禮尚往來本是一種親情互動,或者是友情聯(lián)絡,禮金多少不應該成為沾親帶故或交情的衡量。毋容諱言,當前人際關系冷漠,公共道德滑坡,社會誠信式微是不爭事實。在利益面前,別說是公共關系的無情,親情也在疏離。在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下,本來是體現(xiàn)親情或友情的人情隨禮,必然被賦予物質(zhì)的價值屬性。
隨禮是人之常情,是風俗使然,更多的時候,是為了維系一種人情關系。中國是人情社會,講究禮尚往來,隨份子就是體現(xiàn)。隨禮的份額應當是量體裁衣,量力而行。無論是給別人隨禮還是自己收禮,都不要鋪張浪費,不能相互攀比。
隨禮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本無可厚非,但“禮”不可超越“情”,當“禮”成為一種負擔,成為一種斂財工具時,所有的人情事故都漸行漸遠,駛離了社會風尚道德的軌道。其實,隨禮的初衷原是一個情字,它不像欠債必須還錢一樣,不應該刻意或者盲目的為了面子問題而去隨禮。心態(tài)端正,量力而行,真真切切地向親戚朋友同事送上你的祝福和幫助,才是“隨禮”的意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親朋好友,禮尚往來,送點小禮金表達一些情誼,那是必須的。但相互攀比,就不合時宜!大家都真心實意地,意思一下,熱熱鬧鬧地少花錢辦好事,既不傷情又不傷財!何樂而不為呢!劉梅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