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揭曉
2023年11月3日,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頒獎典禮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舉行。
我們相聚在這里,見證一個又一個的激動瞬間,嘉子峰上的“審判”、鐵三賽場上的“珠穆朗瑪”、騎行路上的一人天涯、百公里路上的特殊禮物、四萬余海里的漫漫征途……總有一個故事,總有一個時刻,讓你覺得今晚在現(xiàn)場或屏幕前的守候十分值得。
本屆金犀牛獎,我們來到川西四姑娘山,與熟悉的老友相見,與想念的山峰合影,不像是一次約會,更像是一場回歸。中國戶外金犀牛獎誕生在寒冷的高山間,十七年來游走在更為廣闊的天地,卻從未忘記身體中流淌著的山地文化的血液。
▲四姑娘山景區(qū)管理局局長周全福先生致歡迎詞。
每個深深熱愛戶外的人,或許都能在川西找到他最初的起點與故事,就像《戶外探險》出版人、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組委會主席呂暉在現(xiàn)場致辭中所說:
“四姑娘山是我國最早發(fā)展戶外山地運動的地方之一,我第一次來這里是2002年,21年前,我攀登了人生的第一座五千米山峰,那種感受至今無法忘懷。像我一樣,很多人從這里出發(fā),開啟了自己的戶外人生。還有很多人回到這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中國戶外史上的記錄。”
▲《戶外探險》出版人、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組委會主席呂暉致辭。
“我同樣也為四姑娘山感到驕傲,沒有很多熱門景點的過度商業(yè)化、同質(zhì)化,戶外運動與文化旅游自然結合,環(huán)境在保護中有序開發(fā),這是非常具有遠見和不容易的。我們希望通過金犀牛獎,能把這里美麗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歷史文化,以及勤勞善良、和睦相伴的各族人民,更好地宣傳給國內(nèi)外的朋友們。”呂暉說。
金犀牛獎既是一個記錄者,更是一個傳播者。我們在最富有山地文化氛圍的四姑娘山鎮(zhèn), 向大家宣讀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的獲獎名單。
這個答案我們已經(jīng)期待太久,此時我們就揭曉謎底:
獲獎理由:
現(xiàn)代登山運動崇尚純粹性,而極高峰攀登的成熟路線、團隊支持、氧氣路繩等支持已經(jīng)將傳統(tǒng)極限登山的純粹性降至更低。我們試圖追問:八千米級雪山上,還會存在更極致、有突破性的攀登嗎?無疑,對于商業(yè)登山為主流的八千米級山峰來說,無氧攀登是在風格上為數(shù)不多的追求。
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何靜如何從零到一、從一到二,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登山者、對環(huán)境關懷的登山者、對自主意識更有認知的登山者。2022年,何靜用74天無氧攀登四座8,000米雪山,這要求她計劃周密,更需要體能與意志的支持。無氧攀登八千米級雪山,是挑戰(zhàn)人類身體的極限,其難度非常人可以想象。何靜創(chuàng)造了中國女性無氧攀登8,000米級雪山的空白,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無氧攀登女性第一人。
頒獎嘉賓:
四姑娘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副局長,陳雨
高山向導、自由之巔創(chuàng)始人,李宗利
獲獎理由:
單車流浪,一人天涯。而立之年從工廠辭職,毅然決然上路,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徐云代表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在自媒體時代,旅行不需要高端的形式,不需要宏大的意義,不需要任何的借口,如果我們內(nèi)心有夢想,有決心,就能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
人們羨慕徐云的隨遇而安,更欽佩他的一路執(zhí)著。一人一車,仗劍天涯。他的鏡頭向我們表明,世間從不只是風景雄奇之處才值得造訪,徐云的旅途遍布全國,記錄了很多瑣碎、平凡的瞬間,也深入了很多邊緣的、被網(wǎng)絡忽略的道路、村落、城鎮(zhèn),他的騎行旅途不僅是真實自我的展現(xiàn),也讓我們看到了更真實的中國。
頒獎嘉賓:
武漢體育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徐文琦
神秘農(nóng)場市場部經(jīng)理,劉飲梅
獲獎理由:
自2005年起,由青島市冠名的“青島號”帆船便開始了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的賽程。然而,直到17年后,這艘我國最早加入克利伯的船只,才終于在2019年至2020年賽季的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中登頂積分榜。而“青島號”的冠軍之路,更是充滿曲折和艱難。
由于疫情的影響,2019年至2020年賽季的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持續(xù)了3年,在2022年才終于落幕。2022年重啟之時,中國船員關雅荻、鄭毅義無反顧的再次站上了青島號的甲板。在超長距離的航海賽程中,不僅需要專業(yè)的技術、良好的體能,更需要團隊合作精神,青島號歷經(jīng)了隊員重組、船體修復、積分落后的巨大心理壓力,和全員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各種不適后,終于以“必須勝利”的決心,沖向終點。海洋文化一直是中華文明中最為稀缺的部分,但青島號在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上的勝利,在中國走向遠海的探險版圖中砌下了一塊堅實的城磚。
頒獎嘉賓:
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四級調(diào)研員,賀峰
游俠客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鄭天明巖羊探險創(chuàng)始人,羅日格西
獲獎理由:
在地球的角落,發(fā)現(xiàn)一棵與牛頓同歲的古老巨樹,這本身已足夠令人震撼。中國巨樹測高,是戶外領域和生態(tài)領域專業(yè)人士的相輔相成,是探險與環(huán)保的完美結合,它探索了生態(tài)考察的新方式,打開了藏東南保護的新窗口。藏東南的這片原始森林,或許已是中國最后的巨樹群落,在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巨樹科考團隊完美結合了攀樹技能與生態(tài)考察,通過文字和影像,不僅影響著戶外人群,還觸及了全國公眾,吸引更多人對于原始森林的關注。
古老巨樹是地球的生命圖騰,圖騰死了,地球的生命象征也將消失。或許,我們尋找巨樹,不僅只是一種科考,也是尋找一條回到大自然的歸家之路。
頒獎嘉賓:
戶外教育工作者、北京體育大學戶外教師、國家職業(yè)資質(zhì)戶外、攀巖教師,張艷杰
東方恒泰基金合伙人,譚濤
獲獎理由:
我們很難用一個詞去概括魏彪的身份:運動員、教練員、經(jīng)紀人、領隊、俱樂部主理人。曾經(jīng),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越野跑運動的新生態(tài),將國外成熟職業(yè)體育推廣模式引入國內(nèi),幫助一個又一個運動員實現(xiàn)個人價值。而這幾年來,魏彪一直在探索一條新的,尚沒有人走過的路,每一次轉型都能開拓中國越野跑的邊界,縮小我們和國際頂尖水平的差距。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多年來魏彪始終在摸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俱樂部運營模式,針對精英跑者訓練和交流的平臺IchallengeLab,為越野跑運動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里不僅將孕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越野跑運動員,也必將助推中國越野跑文化邁入新階段。
頒獎嘉賓:
阿壩登山戶外運動協(xié)會秘書長、環(huán)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創(chuàng)始人、成都深行戶外運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阿爾曼韶音中國區(qū)品牌負責人,劉雅婷
獲獎理由:
但凡登山者,都深知一份詳實的山峰攻略意味著什么,哪怕只是一個精準的坐標、一處明確的拍攝點位,背后大抵皆有翻山越嶺、寒夜冷宿的代價!陡首沃莞吆0紊椒鍒D錄》,在寫作之外,是由很多人的心血合力完成的。他們收集、走訪、整理,也攀登、紀錄、拍攝。這樣的創(chuàng)作凝聚著對于高原和雪山的赤忱熱愛。
一直以來,中國山峰資源的豐富性與中國山峰資料的匱乏性都是一對相伴相隨的矛盾關系。溫鈞浩的《甘孜州高海拔山峰圖錄》只是這群山的一小部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意義是開創(chuàng)性的、啟示性的,充滿勇氣與探索精神的。光是從這點而言,它就已經(jīng)勝出了。
頒獎嘉賓:
四姑娘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局長,周全福
資深戶外媒體人、獨立登山戶外學者,馬德民
獲獎理由:
周游的自然攝影體現(xiàn)了探索的深度和廣度,在這個略顯浮躁的時代,能夠沉下心來深度探索和拍攝記錄一片區(qū)域非常難得。這些作品非游客式打卡拍攝,是經(jīng)過大量前期調(diào)研觀察后創(chuàng)作而得。其拍攝環(huán)境都是處于高海拔地區(qū),這需要攝影師付出很多精力和體能。每一幅攝影作品的醞釀,不是曝光所需要的多少分之一秒的時間,而是在尋找那些不曾被發(fā)現(xiàn)的風景的漫長旅途上,對自我極限的挑戰(zhàn)。
周游的鏡頭,以細膩的觀察呈現(xiàn)出大自然的遼闊,展示了中國青海年保玉則地區(qū)壯闊的地貌和豐富的植被,照片的構圖、技術、時機和調(diào)色等都足夠優(yōu)秀。好的自然攝影作品能夠激發(fā)觀看者向往自然,和周游一起,我們將見到祖國更多鮮為人知的大好河山。
頒獎嘉賓:
貴州省龍舟協(xié)會副主席、貴州普雷普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衡
中國探險家、第十四屆金犀牛獎得主,荒野熊隊
獲獎理由:
《海怪的禮物》這一作品,是越野跑群體的共同守望與相愛相惜。它誕生于特殊時期,當時疫情已進入常態(tài)化,白銀事件的余震仍在,在無法組織越野跑的大環(huán)境下,導演玄天將鏡頭聚焦在跑者身上,深入地探究跑者對于跑步的熱愛,其影片所進行的靈魂發(fā)問:“如果沒有越野賽,你還會跑山嗎?”引發(fā)越野跑者群體的強烈共鳴與思考。
影片拍攝立意深遠,鏡頭語言更是引人入勝,北方山野的美景隨著跑者的腳步層層展現(xiàn)。兩位主角,來自不同國家,以一條百公里的線路作為禮物互相告別,同時在影片中也記錄了其他跑者、配速員,展現(xiàn)了越野跑者社群的群像,是一部有觀察、有思考的用心之作。
頒獎嘉賓:
四川省登山戶外運動協(xié)會副秘書長,秦卓然
川藏隊創(chuàng)始人,蘇拉王平
赤耳啤酒創(chuàng)始人,陳鐿
獲獎理由:
不論從難度、海拔高差,還是線路長度來判斷,嘉子峰“審判”線路的開辟,都是一次非常干凈、漂亮的攀登。在這樣一座高難度山峰上,完成如此高完成度的線路,令人欽佩。1,500多米的攀登高差,AI5/M6/snow70°的難度,不到兩天時間完成,劉峻甫和陳楚俊兩位攀登者有著非常默契和高效的配合,在丟失一只冰爪的情況下還能完成線路,也印證了兩人在日常訓練里涵蓋了大量的非常規(guī)訓練,才有底氣做出繼續(xù)攀登的決定。
劉峻甫和陳楚俊兩位攀登者的體能、技術、勇氣和投入度,都讓人印象深刻,如果說當年“自由之魂”組合在此座山峰的成功攀登,對于新一代攀登者具有啟發(fā)意義,那么此次兩位攀登者的攀登,則將嘉子峰更多的可能性展現(xiàn)了出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嘉子峰必會成為如幺妹峰一樣的,一座技術攀登的標志性山峰。
頒獎嘉賓:
《戶外探險》出版人、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組委會主席,呂暉
凱樂石品牌總經(jīng)理,孔繁泳
自2006年創(chuàng)立以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已走過17年。17年來,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民間戶外運動發(fā)展的每一個高光時刻。此刻,請允許我們再次向本屆金犀牛獎的所有提名者致以最高敬意,是你們所做出的突破,成就著中國人的民間戶外史。
我們也向本屆金犀牛獎的45位評委,致以最高的謝意,是你們的專業(yè)與公正,在幕后的支持,成就了今天的中國戶外金犀牛獎。
我們深知每一份榮譽都浸潤汗水,所以,我們一如既往地秉承公正之心、專業(yè)態(tài)度來認真對待每一項提名。
中國戶外金犀牛獎從提名篩選到今日揭曉,耗時近半年時間,每個獎項由5名專業(yè)評委評選,每位評委各占1票,網(wǎng)絡投票占1票,評委投票權重高于網(wǎng)絡投票。在頒獎典禮現(xiàn)場,公開評委的最終投票情況,讓大家更加透明地了解每一個獎項的票選公正性。
近幾年,川西四姑娘山受到全國各地戶外愛好者青睞,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以“人生第一座雪山”而聞名全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景區(qū),已當之無愧成為國內(nèi)山地戶外文化氛圍最為深厚的地域,為推動中國山地運動發(fā)展,以及傳播山地運動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天,在金犀牛頒獎典禮現(xiàn)場,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特別授予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區(qū)為全國最佳戶外運動目的地,授予小金縣為全國最佳山地戶外目的地,授予四姑娘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為全國最佳戶外旅行目的地。
▲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區(qū)、小金縣、四姑娘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授牌。
本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得到了凱樂石、韶音、神秘農(nóng)場、赤耳啤酒、深行戶外運動有限公司、斯古拉文旅城、Sea to Summit、坦克汽車等品牌的大力支持。在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即將落幕之際,我們也想真誠地感謝你們對金犀牛獎的信任與支持。
▲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為品牌授予證書。
四姑娘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和藏族羌族文化于一體的多民族聚居地,文化氛圍深厚。在頒獎典禮現(xiàn)場,我們也邀請了當?shù)氐母枋、舞者為大家(guī)砹嗽兜木哂忻褡屣L情的表演。
一曲《阿克相巴》悠揚嘹亮,仿佛帶我們來到了高原雪山之上;一支優(yōu)美的《成人禮》,讓我們感受到加絨藏區(qū)十七歲姑娘成人禮的盛況;史詩級歌舞劇《斯古拉》的主題曲《斯古拉》神圣動聽,藏族風情濃厚。
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舉辦的同時,我們還舉辦了雙橋溝徒步活動。秋日的雙橋溝風景正好,四姑娘山上積雪晶瑩剔透,向我們展示出了它最美的樣子。
▲雙橋溝徒步。
這一路上,濕地、雪山、森林、草原錯落有致,落葉松已變黃,層林盡染,美麗無與倫比。
在雙橋溝,「對話高山·雙橋溝戶外論壇」也在這里舉辦。在雪山下,相關戶外學者、政府領導、玩家、俱樂部等各方代表聚集在一起就“川西原住民徒步向導機制“進行討論,以期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戶外機制,F(xiàn)場討論氛圍激烈,金句和富有啟迪性的觀點頻出,后續(xù)我們將會發(fā)布詳細的論壇討論結果,以饗讀者。
▲戶外教育工作者、國家職業(yè)資質(zhì)戶外張艷杰對話戶外玩家代表單麟。
▲對話高山·雙橋溝戶外論壇。
同天,金犀牛戶外影像展也在斯古拉文旅城舉辦,一群戶外人聚集在一起,沉浸式觀賞那些傳奇戶外人的人生。
第十七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但探險永不止步,傳奇仍在書寫。“真正的戶外探險,記錄行進中的戶外中國。”中國戶外金犀牛獎仍將關注并記錄高山巖壁之上、大海藍天之間的傳奇故事。
2023年,期待中國戶外迎來更多巔峰時刻,也期待你我都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