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播音腔——朗誦中的最大謊言
播音藝考中朗誦有固定腔調(diào)?被人說唱念作假?那是因為你還不懂有聲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被所謂的“播音腔”局限住了!
播音的時候出現(xiàn)播音腔,在朗誦的時候出現(xiàn)朗誦腔,即在播音主持或朗誦過程中,用固定腔調(diào)、千篇一律的形式,單純地讀稿、念稿,盲目地機械模仿,使播音主持或朗誦的有聲語言傳播偏離“說話”表達的本質(zhì)。這是對播音、朗誦語言特色的貶義理解。
那么到底是什么導(dǎo)致播音腔或是朗誦腔的出現(xiàn)呢?答:對作品沒有深刻理解,缺乏可以調(diào)動的情感。
要想朗誦好一篇作品,首先必須熟悉、理解、分析這篇作品,比如作品的主題、體裁、層次、情節(jié)、人物、結(jié)構(gòu)、特色,甚至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修辭手法等。當我們細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了作品后,我們才能懂得作品每一句甚至每一字為何如此。如路遙的《祖國到底是什么》開篇和結(jié)尾都用到了“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想過,祖國,到底是什么”,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就把它們處理成一樣的情緒,無疑沒有把作者的情感表達到位。這是一首引發(fā)受眾思索“祖國”這一概念,從而歌頌祖國,激發(fā)人們心底的愛國情懷的詩歌。詩歌通過“我”的思索,全方位展開對“祖國”這一概念具體的詮釋。開篇的這一句是“以己思考引發(fā)眾人思考”,因此,此時“我”的內(nèi)心對“祖國”這一概念是茫然的、不具體的,進而隨著“我”一想到“祖國”,內(nèi)心便聯(lián)想到祖國山河波瀾壯闊的風(fēng)光、生我、育我的血脈深情,還有她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及中華民族抵御侵略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詩歌通過恢弘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全景式展現(xiàn),讓我們深刻而全面地讀懂了“祖國”這一概念。當結(jié)尾再次讀到“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想過,祖國,到底是什么”這一句時,再不是茫然的、不具體的了,也不再是思索的語氣,而是具體的、豐滿的且飽含了對祖國的贊美和無比熱愛的深情。
播音中的“三無境界”是指無一字無依據(jù)、無一語無變化、無一言無對象。帶著播音腔去播音,帶著朗誦腔去朗誦,是沒有找到為何這樣播讀文字的依據(jù),沒有找到語氣變化的原因,也不知對象是誰,因此成了沒有情感的機器人,或者不去找與文字相應(yīng)的情感而自以為是地去朗讀,完全脫離了文稿。就像一個脫了戲的演員——人與戲,兩張皮。
如果您對薪火藝考的播音藝考課程感興趣,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有專業(yè)的咨詢老師為您解答。
(備注: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僅為信息展示之目的,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僅供參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