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3歲少女長腫瘤,四川省腫瘤醫(yī)院借助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實現“無痕”切除
近日,15歲的花季少女術后到四川省腫瘤醫(yī)院隨訪復診,時隔1年多,小原(化名)早已恢復了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查體時不仔細看,甚至找不到腹部的手術切口瘢痕!小原問出了困惑她許久的問題:“張教授,肚子里的包塊當時是怎么拿出來的?像變魔法一樣!”
小原術后20個月的肚臍大特寫
畸胎瘤作祟13歲少女反復腹痛 家長慕名求助川腫婦瘤科專家
小原本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青春期不僅給少女帶來了身心的成長,還有伴隨而來的腹痛。彩超檢查發(fā)現,小原腹痛的罪魁禍首是卵巢上長了一個5厘米大小的包塊,考慮畸胎瘤。天下父母心,都想給孩子最好的!面對這一情況,小原的父母多方打聽,慕名來到我國著名婦科腫瘤專家、四川省腫瘤醫(yī)院婦瘤科主任張國楠教授的門診。
考慮到小原當時僅13歲,創(chuàng)口瘢痕以及日后生育等問題,張國楠教授團隊制定出一套精細化、最適合她的方案,選擇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輔助下單孔腹腔鏡手術。
2021年8月12日,在四川省腫瘤醫(yī)院引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并正式投入臨床使用后1個多月,在婦瘤科主任張國楠教授帶領和王登鳳副主任醫(yī)師協助下,醫(yī)護團隊開展了第一臺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經臍單孔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手術精準、微創(chuàng),該少女康復后腹部幾乎看不見任何手術痕跡,完全不影響美觀和生活,小原和家人感激萬分,交口稱贊“妙手仁心”。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助力 3D放大清晰視野和機械臂精準剔除病灶
首先,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具有放大的三維高清手術視野,可540°轉腕手術器械,全新一體化內窺鏡設計,一鍵切換的內窺鏡角度,并內嵌無縫集成的Firefly熒光顯影系統(tǒng),可實現術中實時引導,代表著人類對外科手術治療微創(chuàng)化的追求方向。
借助該設備,外科醫(yī)生可以更加靈活地操控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更加精準地開展手術,可以使更多復雜手術能以微創(chuàng)方式開展,進一步擴展了微創(chuàng)手術的適用范圍。對于患者而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具有切口更小、更加微創(chuàng)化,術中出血更少,手術更安全,恢復更快,住院時間更短等優(yōu)勢。
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單孔腹腔鏡手術,更是1+1>2的效果,對于患者而言,手術切口從患者臍部進入,創(chuàng)傷更小,術后縫合切口形成新的臍部,切口更加“無痕”,傷口愈合后,臍部外觀與術前基本無變化,腹壁其他部位無切口瘢痕。對手術醫(yī)生而言,在達芬奇機器人的輔助下,操作更加精巧,且避免了普通單孔腹腔鏡手術時器械之間互相干擾及對主刀醫(yī)生姿勢的“虐待”式高要求;借助3D放大的清晰視野及機械臂,病灶剔除精準且省時省力,出血量少(僅有20ml),手術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四川省腫瘤醫(yī)院第一臺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手術。
術前反復推演細節(jié)精益求精 讓孩子回歸快樂生活
作為四川省腫瘤醫(yī)院首次創(chuàng)新,有很多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新問題,張國楠教授在術前帶領手術團隊仔細研究和推演,如手術通道的建立與普通達芬奇多孔手術、普通經臍單孔手術都不同,每個機械臂的擺放也大有講究,再到每一把器械的選擇,經過充分的準備并在術前落實了每一個細節(jié),兼顧無瘤及無痕的手術順利完成,也為四川省腫瘤醫(yī)院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運用開拓了新的領域。
患者家屬表示,非常感謝張國楠教授團隊精湛的技術和住院期間醫(yī)護團隊對其孩子精心的照護,孩子術后恢復非常好,肚臍基本看不出任何手術痕跡,孩子現在健康成長,一如既往地活潑快樂,作為家長,非常感激當時能夠遇到張國楠教授團隊。
備注: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