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除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quán)外,遼東的滿清政權(quán)也一直在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之所以選擇李自成,除了同屬漢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吳三桂的家人尚在北京,在李自成的手心里。
吳三桂覺得,自己投降后,李自成沒有理由不善待自己的父親、家人?墒牵驮谒罾钭猿芍受姵本┻M發(fā)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大順軍把吳三桂的父親抓起來了(其實是假消息),大順軍的將領(lǐng)還霸占了他的愛妾陳圓圓。
是可忍,孰不可忍?吳三桂一怒之下,調(diào)轉(zhuǎn)馬頭,重新占領(lǐng)了山海關(guān),然后投降了清軍。
局勢瞬息大大變。當(dāng)時,李自成在北京的兵力有大約10萬,吳三桂有5萬左右,多爾袞所率的清軍有七八萬。原本是15萬對七八萬,幾乎穩(wěn)操勝券?墒乾F(xiàn)在變成了10萬對13萬,李自成的敗象已顯。
果然,山海關(guān)一戰(zhàn),大順軍在清軍和吳軍的夾擊下,大敗而歸。更嚴重的是,北京城危在旦夕。李自成一權(quán)衡,只好暫時撤離北京,率領(lǐng)殘兵朝著自己的西北老巢進發(fā)。多爾袞派吳三桂等大將率軍追擊李自成,自己則率兵進了北京城。
短短一個多月,北京城兩度易主,京城的官紳百姓都有點迷茫。
由于消息的閉塞,大家都不知道吳三桂已經(jīng)投了清。只聽說吳三桂大敗李自成,還搶回了明朝的太子朱慈烺,要恢復(fù)大明江山。
探聽到有一支大軍正朝著京城趕來時,大家都誤以為是吳三桂和太子朱慈烺。于是,剛剛投降過李自成的官員們,一抹臉,又變成了大明忠臣,畢恭畢敬地聚集在城門口迎接太子。
等看到來者是拖著大辮子的清軍時,有人直接當(dāng)場昏倒在地;有人悄悄地挪出人群,消失在人海;還有一部分臉皮巨厚的,竟然將錯就錯,把多爾袞迎進了城。
想想那個場面,真是尷尬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