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積極探索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工作
“終于動工了,娃娃上學不用再涉水過河啦!”10月17日,對樂山市夾江縣歇馬鄉(xiāng)余灣村11組的男女老少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這天,祖祖輩輩走了多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老舊木橋宣告“退休”。
促成修橋項目啟動的,是樂山市出臺的網絡對話制度——從2006年9月樂山新聞網海棠社區(qū)成立,網民有了上傳民意的渠道,至今樂山網絡對話已悄然走過10年歷程。
如何搭建好黨委政府和網民的連心橋?如何扎實走好網絡群眾路線?10月28日,在樂山舉行的我省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工作現場會上,來自全省21個市(州)網信辦、信訪局、信息公開辦的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相互交流。
聽民聲
網絡調查“留下”百姓記憶
樂山城區(qū)大曲口文化廣場與岷江一橋之間,有一座靜靜佇立了20年的“仙女鱷魚雕塑”(俗稱“鱷魚天使”),2014年7月,因城市環(huán)境整治提升工程的需要,“鱷魚天使”遭遇存亡危機。
保留還是拆除?當地主管部門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將“去留”權交給網友來決定!昂L纳鐓^(qū)民意上傳板塊發(fā)起為期10天的民意調查,邀請網民參與網絡投票!焙L纳鐓^(qū)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網絡民意在此匯聚。有網友認為,“鱷魚天使”有20年的歷史,已融入樂山人的記憶,成為城市的一部分。通過網絡、電話、郵箱投票,建議保留的聲音占了大多數,最終“鱷魚天使”繼續(xù)佇立在岷江畔。
這是一次黨委政府傾聽網絡呼聲,重視網絡民意的具體體現!艾F在每次經過這一路段,我都會不自覺地看看‘鱷魚天使’,它未曾從大家的視線里消失,仍然在這里。”樂山市民方先生說。
“對網民的意見建議,堅持‘第一時間關注、第一時間回復’。”樂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漆康北在交流發(fā)言時說,2015年年初,網絡對話平臺上反映演武街道路破損、居民出行難,市住建局及時調查研究,當年11月,整治工程啟動,今年4月,煥然一新的演武街通車,周圍居民拍手叫好。
廣元不甘落后。“近年來,廣元市通過網絡問政、網絡為政,發(fā)展到全媒體直播陽光問政,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網上群眾工作法!睆V元市網信辦專職副主任王國章說,廣元各級領導干部主動適應互聯網發(fā)展新趨勢,堅持網絡問政與網絡為政并重,上網訪民意,下網解民憂,促進“我為民知”,做到“民呼我應”成常態(tài)。
創(chuàng)新一直在路上。廣元落實了書記市長信箱、民生政務微博大廳《管理辦法》,規(guī)范了網上輿情應對處置《工作流程》,制定了網上負面輿情的《評價標準》,完善了年度目標任務的《考評細則》。并分別與群工、公安、國安、紀檢、組織、維穩(wěn)等部門建立了聯席會商制度和協作工作機制。“我們還大幅度縮短投訴辦理時限,多數限定在三五天內辦結,應急狀態(tài)‘零時差’受理!蓖鯂抡f。
暖民心
“群眾跑腿”變“信息跑路”
2012年7月9日,綿陽市正式建立書記市長信箱體系,“信箱開通不久,就幫助一名農民工討回工錢,整個過程不到8小時。”綿陽市網信辦主任張杰在交流發(fā)言時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