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橫”完美收官劃出亮麗“上行線”
時間:2017-12-29 10:5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隨著石家莊—青島北的D1611次列車28日8時從石家莊火車站駛出,石家莊至濟南高速鐵路(以下簡稱“石濟高鐵”)全線開通運營。以此為標志,中國“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中的“四橫”完美收官。(中新網12月28日)
作為中國速度的代名詞,高鐵的建設格外引人關注。2008年修訂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勾勒出了“四縱四橫”發(fā)展的美好藍圖,為進一步完善鐵路網布局,提高對東西部地區(qū)經濟適應能力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在大力建設高鐵路網的浪潮下以及群眾的熱盼中,滬漢蓉高速鐵路、滬昆高速鐵路、徐蘭客運專線“三橫”接連結束,而今在D1611次列車的轟鳴中,“四橫”完美收官。“四橫”雖已圓滿落幕,但其釋放的紅利卻永遠惠及廣大群眾。
縱橫交錯的高鐵網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打破了人們以往對于地域限制的陳舊觀念。各地之間的通行時間在高鐵建成后大大縮短,相鄰省會城市間1—2小時、省內城市群0.5—1小時的高鐵經濟圈逐漸形成。石家莊到濟南縮短到2小時,鄭徐高鐵更在5個小時內實現(xiàn)貫穿洛陽、開封、鄭州、商丘、杭州、南京等中國歷代著名古都,“雙城生活”效應愈加明顯。高鐵成網同時實現(xiàn)了“零距離”換乘要求,以鐵路客站為中心,銜接其他客運專線或其他交通方式,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現(xiàn)代化交通體系,完美對接了“接續(xù)換乘”方案,為旅客提供切實便利。2017年,中國高鐵累計旅客發(fā)送量70多億,平均每天乘坐高鐵出行的人數超過400萬,單日最高人數則接近800萬,高鐵效應之明顯。
縱橫交錯的高鐵網更驅動了全國的經濟脈搏,帶領了多個地區(qū)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讓“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寶蘭、成渝、西成、西寶等一大批高鐵新線在中西部地域延伸構建,沿線落后地區(qū)能夠借助高鐵受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輻射和帶動,極大地增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造血”功能。各地重新整合并搭建旅游、科技、資源、人才的結構,推動區(qū)域間的資源優(yōu)化設置,“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優(yōu)質產品得以奔出大山,沉睡的“瑰寶”也開始發(fā)光發(fā)熱,從根本上擺脫“躺在金山上受窮、端著金飯碗討飯”的尷尬處境,讓拉動經濟增長和緩解“大城市病”不再矛盾。
從連點成線到連線成網,高鐵網就像是一條黃金通道,儼然成為了中國崛起的最新象征。“四橫”收官只是高鐵發(fā)展宏偉目標的一小步,期待,今后高鐵網織得更密,實現(xiàn)八縱八橫,釋放更多紅利,提升旅客出行幸福感。王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