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網民表示,相比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鐵道部更應從自身找原因。網民“邢空”指出,“刷票插件”之所以風行,首先是因為春運一票難求,同時,也和現行售票系統(tǒng)的設計有關。因此,鐵道部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網站,而不是指責別人并不違法的行為,更不應用行政權力去阻止市場行為。如果12306訪問順暢方便,根本不會有用戶使用獵豹瀏覽器搶票版。
網民“我有一個小阿鼐”認為,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供應。鐵道部的網站垃圾才催生了“刷票插件”的出現,況且鐵道部在排隊買票之外自己開通了“電話訂票”和“網絡訂票”,本身就損害了那些既沒有電話又不會使用網絡的人的公平性。
網民“話題李”說,埋怨搶票軟件不公平,忙于約談相關軟件公司,還拉工信部“下水”,這都有動用行政權力,將責任推給民眾和企業(yè)之嫌。偌大的鐵道部斥資約3億元建起的平臺竟經不住一個小小網絡插件沖擊。這“鐵老大”的思想也該扔掉了。
絕對壟斷導致漏洞越補越多
有網絡評論指出,鐵道部動用行政權力尋求“自我保護”,背后是“絕對壟斷、鐵板一塊”滋生出的“鐵老大”思維在作祟。“一票難求”的痼疾倒逼鐵路系統(tǒng)改革勢在必行。如果“鐵老大”繼續(xù)抱緊壟斷不開放,固步自封拒絕市場化,即使填補了這個漏洞,還會冒出更多漏洞。
網民“卡咯”表示,“一票難求”現象,說到底還是旺盛的春運需求與運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刷票插件”橫空出世說明,有市場就擋不住有研發(fā)來填補。鐵道部這種治標之策,根本無法解決春運期間鐵路運力的嚴重不足的根本問題。
網民“李大民”也表示,鐵道部想方設法停用“刷票插件”,這是對廣大普通購票者望票興嘆痛苦的回應,是保障平等搶票權的無奈之舉。但這也凸顯了鐵路機構的尷尬,投巨資構建的官方網絡購票系統(tǒng)經不起商業(yè)軟件的沖擊,最后還得由國家來保護,可嘆。(經濟參考報)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