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名學生,排了兩個小時隊,是為了陳丹青,也是為了木心。
昨天,陳丹青應網易云閱讀“愛讀校園行”之邀,在浙江大學進行了一場名為“閱讀與青春”的演講,主題圍繞著木心。
一年前,木心于故鄉(xiāng)烏鎮(zhèn)逝世。他曾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紐約為包括陳丹青在內的十余位中國藝術家開講“世界文學史”,為期5年。2012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根據陳丹青當年聽課的5本筆記,整理成書,取木心生前的定名《文學回憶錄》。
陳丹青說,一個人最珍貴的、決定性的讀書年紀是在少年,“木心在十二三歲時,讀遍了當時能夠讀到的古今中外的書,16歲以后他就是在溫習。因為他們家和茅盾關系不錯,當時茅盾去抗日了,茅盾書屋就交給他們家照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