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是譙國桓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東漢名儒桓榮之后,宣城內(nèi)史桓彝的長子。桓溫可謂是出自名門豪族,而且桓溫還是晉明帝的駙馬,算起來是司馬奕的姑父;笢卦缒瓯阌写笾鞠颍(jīng)過多年摸爬滾打,終于占據(jù)東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荊州、江州等地,并且安排族中兄弟、子侄占有朝廷關(guān)鍵崗位,可謂權(quán)傾一時。
從公元354年起,到公元369年,桓溫曾三次發(fā)動北伐戰(zhàn)爭。這三次北伐除了第二次收復(fù)了故都洛陽,有些成果外,另外兩次都是無功而返。尤其第三次,桓溫兵敗枋頭,可謂是慘敗。原本桓溫北伐的目的并非是統(tǒng)一南北,而是立功河朔,威震朝廷,然后逼迫朝廷還受九錫,漸竊朝柄,以篡皇權(quán)?墒怯辛髓暑^之?dāng)。笢赝D減。篡奪皇位就希望不大了。
桓溫參軍郗超勸桓溫說:“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責(zé)將歸于公矣。若不能行廢立之事,為伊、霍之舉者,不足鎮(zhèn)壓四海,震服宇內(nèi),豈可不深思哉!”
桓溫素有野心,他曾臥對親信說:“為爾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接著又撫枕而起說:“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其部下見桓溫出此不臣之言,莫敢答對;笢剡對于叛逆王敦甚為傾慕,經(jīng)過王敦墓,連聲說:“可人,可人”,稱贊王敦能行非常之舉;笢嘏c郗超一拍即合,遂定廢立之事。
由于海西公司馬奕平素謹(jǐn)慎,沒有過錯,桓溫與郗超商量半天,于是誣陷海西公有痿疾,是太監(jiān)之身,并說海西公使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與美人私通,生下二子,將要冒充皇子建儲為王,改變皇家血統(tǒng),傾移皇基。太和六年十一月,桓溫率軍從廣陵返回姑孰,半路止軍于白石(今安徽當(dāng)涂西),帶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廢海西公帝位,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并草擬好詔令呈之于太后。褚太后在逼迫之下,只得同意。
桓溫集百官于朝堂,依《漢書·霍光傳》所記廢立故事,宣太后令,廢海西公,立司馬昱為帝,桓溫命督護(hù)竺瑤、散騎侍郎劉亨收海西公皇帝璽綬,又親率百官至?xí)踣。迎司馬昱入朝。于是司馬昱即帝位,改年號為咸安,司馬昱是為簡文帝。簡文帝詔桓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就這樣,謹(jǐn)小慎微的皇帝司馬奕在二十九歲時,背負(fù)著屈辱的名聲被趕下皇位,結(jié)束了六年的傀儡生涯。降封東海王。第二年,也就是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又被降封海西郡公。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司馬奕過世,終年四十五歲,葬于吳陵。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