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益州牧,為人懦弱多疑。劉璋聽信手下張松、法正之言,迎接劉備入益州,想借劉備之力,抵抗曹操。不料此舉乃引狼入室,劉備反手攻擊劉璋,又有法正為內(nèi)應(yīng),進至成都。劉備只有3萬兵馬,為何能擊敗擁兵10萬的劉璋呢?劉備取代劉璋之后,劉璋過的怎么樣?
當年諸葛亮在臥龍崗上的隆中對計策,第一步是取荊州為立腳點,第二步是得益州來發(fā)展壯大自己,第三步是待時機成熟后,通過荊州和益州兩面出兵北伐。在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大勝曹操的后,劉備也重新奪回荊州,并在荊州站穩(wěn)了腳跟。
但是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是防守反擊戰(zhàn)的勝利,劉備的軍事實力也就是和赤壁之戰(zhàn)稍有漲幅,并沒有什么巨大的改變。為何劉備僅僅用了三萬兵馬,就戰(zhàn)勝了擁兵十萬的劉璋,得到了天下第一大州益州呢?
第一,劉璋養(yǎng)肥了劉備的軍隊
劉璋引狼入室,把劉備請到益州,是想讓他去打張魯?shù)。劉備帶著?shù)萬人到益州后,劉璋接待規(guī)格空前,雙方士兵歡聚一百天,天天有酒有肉。劉璋覺得還不夠,為了彰顯誠意,他還調(diào)撥一部分兵力給劉備,并提供大量的車馬、盔甲、器械及其他物資。
劉備拿了劉璋賞賜的巨億財物,并沒有去打張魯,而是養(yǎng)肥軍隊,收買人心。不僅如此,劉備的險惡用心,是要奪取益州。怎么奪呢?劉備聽了龐統(tǒng)的建議,佯稱要返回荊州抵抗曹操。
劉璋一聽傻了眼,花了血本請劉備前來剿滅張魯,豈料費了許多錢財,一槍未放,劉備就要打道回荊州去了,這是哪門子事啊?不僅如此,劉備還獅子大開口:我回荊州打曹操,就是幫你守住益州大門,你要撥給我一萬人馬以及相應(yīng)的糧食物資。
這下劉璋明白了,自己遇到無賴了。他那心情,就跟今天借錢給人的債主們一樣,本以為自己是老大,最后發(fā)現(xiàn)是苦逼。你不追加投資,以前的投資全泡了湯,你要追加投資,又怕被套住。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放債的成了孫子,借債的反成了大爺。
劉璋也真是實誠之人,在劉備的勒索下,他勉強撥四千人給劉備差遣,至于糧食物資,減少一半。說實話,劉璋仁至義盡了。但劉備分明是找茬的。劉備翻臉了,你把老子當乞丐啊。就在這時,有人向劉璋告發(fā)張松與劉備勾結(jié),密謀奪取益州。劉璋大驚,當即下令逮捕張松,斬首示眾,并快馬通告益州各地守將,防備劉備突襲。
第二,劉備先下手為強
劉璋還是遲了一步。劉備已經(jīng)動手了。當時劉璋麾下有兩位名將,一個叫楊懷,一個叫高沛,手握重兵,據(jù)守關(guān)頭。這兩人都不喜歡劉備,多次寫信給劉璋,要求把劉備遣回荊州。劉備突下殺手,召楊懷、高沛兩人前來,隨便扣了個“無禮”的罪名,將兩人斬首,吞并其部,進而占據(jù)涪城。
益州之戰(zhàn)由是爆發(fā)。大家可以看到,在益州之戰(zhàn)爆發(fā)時。劉備不僅從劉璋手中撈到巨額財物,還勒要兵力,殺其名將,吞并其部眾。從一開始,劉璋就非常被動了。
第三,劉璋犯了戰(zhàn)略錯誤
面對虎狼劉備,劉璋如何應(yīng)戰(zhàn)呢?益州從事鄭度獻策道:“劉備孤軍深入,遠道來襲,據(jù)我所知,他的兵力不到一萬人,而且有些士兵未必真心歸附他。他的弱點在于軍隊輜重補給缺乏,只有沿途收羅田野的莊稼為糧食。
最好的辦法,是把巴西、梓潼等地的老百姓盡數(shù)遷往內(nèi)水、涪水以西,把糧倉及田野里的糧食焚燒一空,我們則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等敵人前來挑戰(zhàn)時,我們堅守不出,只要拖上一段時間,他們的糧食就耗盡,用不著一百天的時間,必定要撤退。等他們撤退時,我們再發(fā)動掩襲,定可把劉備手到擒來。”
行軍打仗,沒有糧食可不行,鄭度這一著,著實點中劉備的死穴。然而,劉璋卻說:“我只聽說過要抵抗敵人以保護百姓,沒聽過把百姓遠遠遷走以躲避敵人。”對于劉璋這個人,在三國時代,他才能平平,沒有雄心壯志,統(tǒng)御力不強,但他不是昏君、暴君。從他心系老百姓這點看,至少是個好人。
不采納鄭度的計策,只能硬拼了。劉璋派部將冷苞、張任、鄧賢等人出戰(zhàn),被劉備打得落荒而逃,只得退守綿竹。勢力此長彼消,收羅眾降兵后,劉備更加強大,分兵略取綿竹附近諸郡縣。
張任收攏殘兵敗將,退到雒城。劉備尾隨而至,張任擺開決戰(zhàn)架式,在雁橋展開大戰(zhàn)。此役益州兵團大敗,張任戰(zhàn)死。劉備兵圍雒城,已是牢牢控制住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雒城包圍戰(zhàn)持續(xù)了一年之久。公元214年,劉備終于攻破雒城。
能否奪取益州,關(guān)系到劉備集團的生死存亡,劉備必須全力以赴。為了加強攻勢,劉備把一支戰(zhàn)略預(yù)備隊投入戰(zhàn)斗,這支預(yù)備隊就是留守荊州的部隊。
第四,諸葛亮、張飛入蜀
諸葛亮與張飛、趙云等人,走水路沿長江逆流而上,進入益州。這支精銳的荊州部隊勢如破竹,先是攻陷巴東郡,緊接著又襲取江州,俘虜巴郡太守嚴顏。攻克江州后,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由趙云指揮,平定江陽、犍為;另一路由張飛指揮,略定巴西、德陽。
雒城失守、諸葛亮入蜀,益州牧劉璋大勢去矣。法正寫了一封信給劉璋,分析益州強弱形勢,勸他放棄抵抗。劉璋一肚子火,把法正的信撕個粉碎。劉備由雒城向成都挺進,與此同時,諸葛亮、張飛、趙云等人也陸續(xù)抵達成都外圍。
作為益州首府,成都有堅固的城防,城內(nèi)有三萬名精兵,糧食足夠支撐一兩年。更重要的是,成都軍民抵抗意志很強,在他們看來,劉備就是個忘恩負義之輩,大家磨拳擦掌,要與劉備一決死戰(zhàn)。劉備采取攻心戰(zhàn)術(shù)。當然馬超正好歸降劉備,劉備秘密撥了一支軍隊給馬超,讓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xiàn)在成都北郊。
成都守軍看傻眼了。怎么突然間在城北冒出一支軍隊,再細細看時,竟然打著馬超的旗號。大家心里不由得寒意襲來。馬超居然投降劉備了,還帶來了剽悍的涼州騎兵!這消息一傳開,成都城內(nèi)百姓惶惶不安。說起涼州騎兵,簡直是恐怖的代名詞,當年董卓那些涼州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令人還記憶深刻。
其實馬超投降是沒錯,那支軍隊卻不是涼州騎兵,而是劉備的部隊。這就是劉備的攻心戰(zhàn)術(shù),我不攻城,但嚇嚇你總是可以的。在攻心戰(zhàn)的同時,劉備又派人進城勸降劉璋。益州牧劉璋真的被嚇住了。
劉璋對眾下屬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對百姓沒有恩德。如今益州戰(zhàn)亂已三年,百姓暴尸荒野,這全是因為我一人的緣故,我怎么能安心。”成都終于掛起白旗,城門打開了。
神情憂傷的劉璋出城投降,他的部屬、沿途的百姓都無不失聲而哭,可見他還是得到士民的擁戴的!逗鬂h書》作者范曄這樣評價他:“璋能閉隘養(yǎng)力,守案先圖,尚可與時推移,而遽輸利器,靜受流斥,所謂羊質(zhì)虎皮,見豹則恐,吁哉!”把他說成是“羊質(zhì)虎皮”,想借劉備來完成大事業(yè),可是終究自己只是一只羊罷了。
眾所周知,劉備在東漢末年一向以仁義作為自己的旗號,因此,對于主動投降的劉璋,劉備自然不能趕盡殺絕。況且,對于匡扶漢室的劉備,也不好對劉璋這位漢室后裔下手。于是,在處置劉璋上,劉備選擇將劉璋遷移到荊州。
同時,在將劉璋遷移到荊州南郡后,劉備還將財物歸還于他,再佩振威將軍印信。在漢末三國時期,除了劉璋之外,田豫、程昱也曾擔任“振威將軍”這一官職。劉備在處置劉璋上,可謂是比較仁義的,也即不僅將財物歸還于他,確保劉璋得以衣食無憂,還給他振威將軍的官職,以此保障了劉璋在荊州的地位。
當然,劉備這么做,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厚待劉璋,有助于贏得劉璋手下的支持,畢竟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wěn),另一方面,將劉璋遷移到荊州南郡,也是避免了劉璋勢力在益州恢復(fù)的可能。
劉備攻破了成都之后,將劉璋遷到了南郡公安,并且將其原有的私人財物如數(shù)奉還,就連劉璋之前的振威將軍印綬也還給了他。好景不長,孫權(quán)沒多久后殺害了關(guān)羽,荊州大部分地區(qū)都歸屬了孫權(quán),而劉璋也被迫聽命于孫權(quán)。
最后,對于劉璋來說,最終卻投靠了東吳,這是為什么呢?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二十四年,也即關(guān)羽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的時候,吳孫權(quán)趁關(guān)羽北伐之際,派遣呂蒙、陸遜襲擊荊州。在關(guān)羽敗走麥城,也即荊州被東吳占據(jù)后,居住在荊州南郡的劉璋,只能選擇投靠孫權(quán)了。
對于劉璋這位曾經(jīng)的益州牧,孫權(quán)選擇將其任命為益州牧,居于秭歸。當然,劉璋的益州牧,是遙領(lǐng),也即只擔任職名,不親往任職,這在漢末三國時期是普遍的,比如孫權(quán)還曾將手下的武將封為漢中太守等官職。到了公元221年,劉璋去世。也即差不多在夷陵之戰(zhàn)前,劉璋就去世了。在劉璋去世后,他的長子劉循,次子劉闡最終都在蜀漢為官。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