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jié) 老輩傳下的3件事記得做傳承孝道和思念
人世間秋去冬來,另一個空間亦或寒風凜冽!对娊洝酚涊d:“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時人們從農歷九月就開始縫制寒衣,準備度過寒冬。待到農歷十月,念及亡親也需要寒衣保暖,便為燃起煙火,送去冬日的“衣裳”。這是親人對亡故者的掛念,這是來自人間的溫暖。
一、燒寒衣,拜祭逝者
十月初一的前幾日,要去紙店買一些彩色蠟花紙,剪成衣服的形狀,也可以不剪,當成紙錢使用,將這些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袋子上要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諱,這叫“包袱”,講究的還會分為“寒衣包袱”和“錢包袱”兩種,在墳前,或者家門口、十字路口抓把土畫個圈,將其焚燒干凈,不能有一點殘留,念想給親人轉化成陰曹地府的布匹衣物、金銀銅錢。還有些會同時在不遠處另外焚燒一些紙衣、紙錢,為“游魂路鬼”也送上寒衣,盼望和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
二、身披冬衣,疏通煙囪
這一天不僅要為亡人送去寒衣過冬,生者也要做一些象征過冬的活動,女人將棉衣拿出來,給子女、丈夫穿身上,如果天氣尚暖,也要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要在家整理一下自家的火爐,疏通一下房頂上的煙囪,確保入冬后全家人能暖和過冬。
三、改善生活,吃冬令食物
“十月一,油唧唧”,民以食為天,民間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動離不開吃,寒衣節(jié)這天民間也會吃一些冬令食物來改善生活,如中原地區(qū)要吃傳統(tǒng)的餃子,同時也是祭祀時供奉先祖的必備的貢品,北方還有一些地區(qū)要吃莜面,南方不少地方會吃紅豆飯、糍粑,這些冬令美味,會讓寒冷的冬天溫暖不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