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工信部發(fā)布《移動通信轉售業(yè)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來,虛擬運營商業(yè)務一時成為極其熱門的話題,各種熱議不絕于耳,許多人認為,虛擬運營商業(yè)務的開放將極大地改變中國目前通信市場的競爭格局。
然而虛擬運營商并不是新鮮事物,事實上,早在七八年前,虛擬運營商就曾經有過一次和中國的“親密接觸”。當時在海外運營非常成功的英國維珍移動,曾經一度很接近中國。
筆者曾有幸在2004-2006年間,作為國內某運營商的談判代表之一和籌備小組主要成員,親身參與了該運營商和英國著名虛擬運營商維珍移動的合作洽談、籌備工作。
最終,由于政策環(huán)境的關系,該合作無疾而終,維珍的移動品牌轉售業(yè)務也最終沒有進入中國。
但這兩年里,種種辛苦籌劃、談判博弈、細心準備仍歷歷在目。此后,我居然和當時的談判對手——當時供職于維珍談判小組的劉羽一同任職于現在的野村綜研。昔日談判桌上的對手,今日共同探討中國即將開放的虛擬運營商業(yè)務,頗有隔世之感。
我決定將我所親歷的整個談判過程回憶出來,發(fā)表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上,供后續(xù)希望進入虛擬運營商領域的行業(yè)人士借鑒。
維珍夢想在中國開展虛擬運營商業(yè)務
英國維珍移動,是非常成功的虛擬運營商,憑借維珍(Virgin)品牌的魅力,以及創(chuàng)始人理查·布蘭森特立獨行的風格,在英美等多個國家成功運營Virgin Mobile的移動運營品牌。以預付費方式提供的移動通信服務,涵蓋了語音、數據、增值業(yè)務,主要目標為年青人客戶群,取得了極大的商業(yè)成功。
2003年底,維珍移動聯合國內某央企級知名手機和通信設備廠商,組成籌備組,開始接觸某省級運營商,洽談可能的合作,試探進入中國的機會。
2004年初,在我當時供職的某國內運營商的會議室里,維珍移動代表團第一次介紹了他們?yōu)檫M入中國準備的新商業(yè)概念“BLR-Brand Led Resell”,即品牌導向的移動轉售業(yè)務。
當時的政策之下,基礎運營商不允許出租網絡資源給第三方做運營,也就是說,一般意義的虛擬運營商在中國是不可以存在的。
BLR方式巧妙規(guī)避了一些當時的禁區(qū),突出轉售商品牌優(yōu)勢的同時,并不強調租用基礎運營商網絡資源。而是利用基礎運營商的網絡,共同開發(fā)產品和資費計劃,采取共同品牌的方式,利用維珍的品牌號召力和營銷能力發(fā)展用戶,并以收入分享的方式而非批發(fā)話務的方式獲得收益。
我當時所供職的國內運營商對此產生興趣,但也擔心重重,由此開始了漫長而艱苦的談判和籌備。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