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網”·20122012年3月31日,當第一輛汽車沿渝湘高速由重慶駛入湖南茶洞地界時,渝湘兩地不通高速的歷史宣告結束。自此,由重慶到長沙,沿京珠高速,可南下廣州;沿滬昆高速,可東到上海。
4月13日,隨著達陜高速的全線貫通,重慶至西安的高速通道由此貫通,高速公路將中國西部以重慶、成都、西安核心的“西三角經濟圈”聯(lián)為一體,中國西部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自此聯(lián)為一片。
12月底,江津到合江二期完工,重慶由此可出貴州,到云南,越緬甸,直達印度洋。它將與渝新歐陸上大通道一起,構成重慶溝通世界的重要橋梁。
如果說,2012年,“夢”是中國人的集體希望,“暢”則是重慶人的共同愿望。
蜀道不再難,巉巖變通途。重慶水陸并進,長江上游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崛起。重慶的汽車、筆記本電腦等工業(yè)產品,土雞、柑橘、蔬菜等農業(yè)產品正沿著這些對外通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外面的產品也沿著這條通道而入,滿足著重慶巨大的需求,繁榮著重慶城鄉(xiāng)經濟。
當出省通道為重慶打開對外溝通的大門時,內部路網的完善則促進了重慶的內部交流。
奉節(jié)至巫山二期、奉節(jié)至巫溪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渝東北與主城聯(lián)系更加緊密。豐都-涪陵-石柱等聯(lián)線高速公路進展順利,重慶東部南北之間的腸梗阻迅速得到緩解。1082公里高速公路建設如火如荼,“三環(huán)十射多聯(lián)線”逐漸成網。這張網在主城與周邊,各區(qū)縣之間構建起交互相通的大道。這些大道與11萬多農村公路相連,構成了一張完善的城鄉(xiāng)交通網絡。酉陽的桃花源不再與世隔絕,城口的臘肉可直通市民的餐桌。
2012年,又有8000公里公路在農村和山間蜿蜒。9月,作為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區(qū),重慶12個秦巴山區(qū)、武陵山區(qū)的區(qū)縣被列入國家交通部交通扶貧重點地區(qū)。秦巴山區(qū)和武陵山區(qū)的山民有了希望。山里的土雞,山上的竹筍自此可以搭上入城的汽車,賣一個好價錢。
不通客車的路不修。隨著農村公路的蜿蜒,客車開進了山村。2012年,永川實現100%行政村通客車,重慶的農村客運邁上新的臺階。隨著農村客運補貼的開展和農村客運站的修建,農村客運網絡更加完善。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自古由巴入鄂,艱險異常,川江水道被視為畏途。2012年,重慶30億元大興水運,治航道,建港口,改船舶。4451公里經過整治的葉脈狀水網溝通重慶全境,這些水網溝通長江南北,成為城鄉(xiāng)和農村之間物資交流的重要通道。
寸灘、果園等現代化港口初步建成,港口聯(lián)通公路、鐵路,依托長江水道,溝通了重慶與長江中下游物資交流的通道。
兩點相連則為通,運行無阻是為暢。
對于暢通,重慶人有自己的理解:不擁堵,要迅速;不復雜,要簡便;不危險、要安全。
為了迅速,重慶大興公交,繞城高速以內1682輛班車逐次退出,給公交讓出大道;實行一票制,主城25公里以內公交不再分段收費:一小時免費換乘,500米上車……“公交都市”越來越近。
為了方便,重慶推出了便民措施,出租者電招,打個電話就搞定;ETC系統(tǒng),高速公路收費不停車;客運站聯(lián)網售票,60個車站聯(lián)網,電話、上網、郵寄,買票不再排隊;輕軌接駁,出門就有車接。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