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社恐”還是“社!?
時間:2022-01-07 12:2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現(xiàn)在很多媽媽聊過這個話題,擔憂者多是覺得孩子過于內向,看到生人不愿意打招呼,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也不愿意分享,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社恐”。那么如何讓孩子擺脫社恐呢?
這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咱們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0——1歲:孩子這個階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體,努力弄明白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至于身體之外的東西,暫時還顧不上。1——2歲: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也能區(qū)分出自己和別人的關系,但是還分不清界限,這個時期是給安全感又建立規(guī)則的引導時期。3歲以后,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因此想要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這個時期要保護好孩子的物權意識,建立好安全感,之后呢,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社交了。
該怎么引導孩子社交呢? 1、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愿意的時候絕不強迫,更不要給孩子扣上“沒禮貌”,“太內向”的帽子。 2、大人要以身作則原則,你希望你的孩子見人打招呼,那你在電梯里碰見熟人會打招呼嗎? 你希望孩子怎么樣,你就需要打個樣。 3、要建立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機會。 有年紀相當?shù)耐姘,可以經常一起玩,逐步建立?guī)則。多參加集體活動,引導孩子如何去交朋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傊,就是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安全感足足的,孩子遲早會勇敢的從你的身后踏出去,去與這個世界建立聯(lián)結。內向或外向,是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不要把自己對“完美小孩”的
喜好投射在孩子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不是口號,是真的需要父母發(fā)自內心的去接納自己的孩子。要學會不焦慮,享受養(yǎng)育本身的快樂。“社恐”或“社牛”都是好的,都是有力量在的。(刁紅)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