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最是書香能致遠
時間:2020-04-24 10:1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世界讀書日 最是書香能致遠
“最美人間四月天,恰是讀書好時節(jié)”。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最是書香能致遠”,書籍散發(fā)出的油墨香味,是書籍本身蘊含的獨特清香,也包含著作者思想的光芒,隨著網絡逐漸走進千家萬戶,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成為了一種奢望,那么在當下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好好品書呢?
讀書要精,品大家之思。精讀是決定讀書質量的關鍵,古人云:“讀書宜精不宜多”,所以在閱讀之前要注意選擇,經典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引領我們思索。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出身鄉(xiāng)間,少時讀書不多,做官后反復鉆研《論語》,他說他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典著作的“含金量”確實不一般。經典書籍能夠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充盈自我,所以一定要精讀書、讀好書,思大家之思、想大家之想。
讀書要活,悟人生之理�,F實生活中,有些人讀的書不可謂不多,學問不可謂掌握得不深,但實際工作能力卻平平,人們戲稱這樣的人為“書呆子”。這警示我們讀書要“活”,要邊讀邊思,汲取書籍當中的精華;要堅持提綱挈領,掌握書籍蘊含的思想;要結合實際生活,升華思想、陶冶情操,悟人生之理。
讀書要恒,筑人生之基。韓愈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意思是說:人不知道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就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用來形容人不知道歷史,就會顯得沒有頭腦和無知。而人不讀書,久而久之也會變得無知,所以讀書貴在有“恒”。大凡成材者,都是少時勤學苦讀,畢生手不釋卷,詮釋“學不可以已”的時代內涵。讀書要恒,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能豐富自身底蘊,筑牢人生之基。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香引導我們學會思索,書香教會我們感受生活,書香引領我們走出精彩人生。堅持讀書,讓人生的每寸光陰都閃耀著知識的光芒。田宇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