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端游IP不談,在當下的文化產業(yè)中,小說、動漫、影視都屬于改編游戲的好題材,各路廠商也紛紛開啟了游戲的IP模式,那么到了今日,我們回頭再來看看,到底這三種題材中,誰才是大贏家呢?
小說—量多但是不好做
小說改編游戲的模式很早就出現了,在國內最早出現的應該是來自于《西游記》和《三國志》等四大名著的改編,雖然網易不少游戲的題材都來源于《西游記》,但是事實上網易的游戲產品早已自成一派,和原著已無多少關系。
網文已經是當下小說改編游戲的主力軍,網文的模式較為簡單,限制性很小,所以在最早游戲公司拿下了小說之后,都會對游戲中的一些嘲、人物、劇情、細節(jié)進行一些調整,所以對于當時的小說讀者來說,這樣的改編算不上地道,不過也聊勝于無。而到了現在,游戲廠商已經涉入到了小說的開始,廠商們找到當紅作者,然后從一部新的小說開始簽約,包括到了后期的一些劇情等走向,要比之前小說完結后才進入會好不少,但是目前并沒有看見特別出彩的案例。
《倚天屠龍記》
目前App Store暢銷榜中,除了《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鬼吹燈3D》《斗羅大陸》《熹妃傳》之外,很少見到有其它的小說IP。
《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都是來自于金庸小說改編的游戲,金庸的IP一直以來都是國內用戶非常買賬的一類,再加上完美世界的開發(fā)實力,所以,這兩個游戲都在暢銷榜前100之上,而完美世界和勝利游戲聯合發(fā)行的《倚天屠龍記》的表現非常搶眼,在上線首月便獲得了過億的收入。《鬼吹燈》則是近年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說,而新品《鬼吹燈3D》近期的表現也很強勁!鹅溴鷤鳌泛汀抖妨_大陸》都是非常典型的網文小說,排名雖然不靠前,但是一種處于非常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其實,從2013年開始,已經陸續(xù)出現過多次網文授權改編的游戲,但是實際上能夠長時間賣座的都還是在一些經典小說上。網文的內容天馬行空,所以在一些程度上來說,改編游戲的難度也不小,所以小說類別在游戲改編上面并算不上大贏家。
動漫—游戲行業(yè)最愛的IP
動漫IP一直是游戲人最喜歡的種類,因為動漫和游戲的契合度非常高,從中國移動游戲市場產品的種類來看,即便是從抄襲和山寨出發(fā),最多的種類也是動漫向的。
前段時間上線了很多熱門動漫改編的手游,比如騰訊的《火影忍者》、數字天空研發(fā)騰訊獨代的《龍珠激斗》以及勝利游戲的《航海王強者之路》、《火影忍者-忍者大師》等等。這些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火影忍者》
除此之外,在近期還有DeNA的《圣斗士星矢 重生》和360發(fā)行的《黑衣劍士》等等。
雖然網易的《乖離性百萬亞瑟王》并不是動漫IP改編的,不過在游戲內容上也和EVA進行了聯動,成績也一直保持得相當穩(wěn)定。
國內游戲廠商對動漫題材的偏愛從IP的授權金可見一斑,5000萬的《尸兄》以及傳聞過億的《秦時明月》等等,都刷新了游戲IP授權的上限。不過動漫IP改編的游戲并非所有的都賣座,其中比較大的問題是侵權山寨產品的洗用戶行為,和一些為了快速變現的換皮游戲。
影視—從購買到合作
從《花千骨》的大賣,“影游聯動”的概念也就隨之火了起來,之后影視IP成為了大熱門。但是《花千骨》并不是第一個影視改編的手游,在《花千骨》之前,除了電視電影之外,連娛樂節(jié)目也被屢屢改為手游。
目前App Store暢銷榜中,影視IP改編的游戲產品并不算多,在排名前100中,只有《六扇門》和紫龍互娛的《青丘狐傳說》兩個產品,而且這兩部都是來自于網劇改編。
《星球大戰(zhàn):銀河英雄》
很多公司都做過影游聯動的產品,從最早的電視電影,到后面的綜藝節(jié)目,再到現在的網劇。每一種合作形式都會有很大的不同。不過大多數產品都只能在影視播放期間內進行排名有明顯提升,但是當影視熱度一過,游戲容易出現后繼無力的情況。即便是國外熱映的《侏羅紀公園》和《星球大戰(zhàn)7》一樣,都是在短期里面有著很高的人氣,但是到了后期依然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而今,游戲廠商和影視的合作已經不再是單獨的購買模式,更多是雙方深度的合作,不然影游聯動始終都會陷入一個熱潮一過就極速降溫的怪圈。
在端游IP開始大舉入侵之際,小說、動漫和影視的IP都顯得示弱。在2016年,我們也明顯的發(fā)現,精明的游戲廠商已經開始對非游戲類IP的降溫,同時也用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聯合上下游共同合作,打造市場。相對非游戲類的IP,動漫依然是最受歡迎的改編類IP,不過更多的廠商已經開始通過泛娛樂計劃反哺游戲,開始了自己的小說、動漫、影視計劃,最終通過深度植入和定制模式,產生全新的游戲IP。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