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孫偉科:學術與人文不能分裂(4)
時間:2013-02-04 07:03   來源:川北在線編輯部   責任編輯:毛青青

  第三是知識生產與文化有機性的分裂。知識生產變成了專業(yè)化的東西,有一套高難度的技術規(guī)范,其門檻被故意抬高,閱讀的難度增加,能入門者甚少,越來越變成象牙塔中的知識游戲和賽智表演,或僅只存在于某個“行內”,與社會、與文化的互動能力喪失,與社會、文化的有機聯(lián)系被割斷。知識生產中個別領域的“領先”現象,掩蓋了整個學術界脫離時代與社會的落后狀況。

  上述的三種分裂,即片面強調技術,而忽視了技術服務的對象,將學與術分裂,將知識與人文分裂。這種“入于偏”、“漸趨于一極”的做法,魯迅曾在《科學史教篇》中說:“顧猶有不可忽者,為當防社會入于偏,日趨而之一極,精神漸失,則破滅亦隨之。蓋使舉世惟知識之崇,人生必歸于枯寂,如是既久,則美上之感情漓,明敏思想失,所謂科學,亦同趣于無有矣。”

  假如論文寫作不再美,不再有趣,與生活激流無關,甚至導致“人生必歸于枯寂”,那么其危機將不再只是寫作本身的事了。

  由于各種原因主要是經濟原因,我國歷史上的學術研究缺少為學術而學術的純粹態(tài)度,缺少自立自律的學院派作風。社會的急迫需求和外在要求,或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主張,往往期待立竿見影、小成即喜的效果,將近期效果看作是全部目的而忽視了長期效果的預估預設,遂導致對技術思維的推崇,導致技術主義的流行。允許一定時期亦步亦趨的學習,允許一定時期的固守象牙塔,允許有一定規(guī)模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學院派,我們需有這種從容、氣魄與大度,但是以此為風氣,蔓延開來則深深令人憂患。當前的“技術至上”與后現代主義的瓦解歷史、解構價值、詆毀崇高的思潮相結合,其所形成的思想偏執(zhí)以至于靠“技術”支撐、“規(guī)范”行文而流行的“反著說”風氣,這種以擾亂人們思想為目的的風尚則必須引起我們充分的警惕。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