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一名19歲的女大學生在乘坐嘀嗒順風車時,因拒絕司機繞路辦私事的要求,竟然被司機強行趕下車,還直接丟在高速路上。
這件事一出,瞬間引爆了網(wǎng)友的憤怒。大家都在問:這還是“順風車”嗎?怎么聽起來倒像“隨心所欲車”?
事件發(fā)生后,女孩向平臺投訴并要求賠償機票損失、醫(yī)藥費和精神損失費,然而嘀嗒的處理方式讓人“又氣又笑”——平臺永久封禁了司機賬號,以“司機拒絕賠償”為由,駁回了女孩,這種態(tài)度誰能接受?是平臺賠不起,還是壓根不想賠?
至于那位涉事司機,根本沒一點道歉或負責的意思,好像自己把乘客扔到高速路上天經(jīng)地義?梢哉f,這不是順風車的問題了,而是人品出了問題。
女孩沒有放棄,通過市民熱線、運管部門和交警等多種途徑維權,但得到的回復讓人無奈:這屬于“民事經(jīng)濟糾紛”,需要去派出所處理。
一場原本應該很簡單的責任歸屬,卻被層層“踢皮球”,至今沒個結果。這讓人不禁感慨:普通人維權,為何總要這么難?
其實,關于順風車的問題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
有網(wǎng)友評論說:“明明點了獨享順風車,結果司機私自拼車,幾次都這樣,最后我索性直接點拼車,省得被套路。”
還有人抱怨,順風車成了司機的“自由車”,繞路、拼車、接單隨意,乘客的體驗完全得不到保障。
順風車的本意是資源共享、互幫互助,可現(xiàn)在,一些平臺為了利益最大化,對司機的行為管理卻形同虛設,導致問題頻發(fā)。
回到這次事件,平臺和司機的責任毫無疑問都推不掉。
司機將乘客丟在高速路上,不僅是道德問題,更可能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而平臺作為服務提供方,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敷衍了事。
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順風車行業(yè)的監(jiān)管也需要更嚴格的規(guī)范。
不能讓平臺一邊賺著錢,一邊卻在乘客維權時裝聾作;也不能讓乘客每次坐順風車,都心驚膽戰(zhàn)、毫無安全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