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整理收納成為孩子的必修課!金袋鼠親子整理師黃鶯:要注重啟發(fā)式引導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于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zhí)行。勞動課程內容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3大類別,推薦了10個任務群,其中包括清潔與衛(wèi)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yǎng)等,分學段完成不同的課程目標。
勞動課成為獨立課程,引起了很多家長重視。整理收納作為勞動課技能之一,也成為孩子的必修課。對此,金袋鼠親子整理師黃鶯提示:家長要注重不同階段孩子自身發(fā)展的局限性,啟發(fā)式引導孩子學習整理收納,切勿揠苗助長。
整理收納在很多家長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小事,但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卻無法獨立完成。最常遇到的就是一邊收拾玩具一邊玩,最后依舊是父母代勞。即便是收拾好的房間,孩子一出現(xiàn)也能瞬間恢復成凌亂的樣子。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黃鶯提出,可以從整體感、專注力、理解力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整體感
孩子的空間視野范圍跟大人不一樣,無法全面性地看到整體。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圍的事物,五六歲時視力才能發(fā)展到相當于成年人的水平。對于六歲的孩子來說,他的水平視線范圍只有90度,上下垂直的視線范圍約為70度,而成年人的水平視線范圍是150度,垂直視線范圍是120度。也就是說孩子的視野范圍比成年人窄得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時候家長會發(fā)現(xiàn)東西明明就在孩子面前,但孩子卻看不到的重要原因。
二、專注力
孩子保持專注的時間也與大人不同,并且隨著年齡慢慢增加。孩子在2-3歲的時候專注時間只有10-12分鐘,5-6歲的孩子則能達到12-15分鐘,7-10歲的孩子專注力時間為20分鐘,10-12歲的注意力專注的時間是25分鐘,12歲以后可以達到30分鐘。因為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如果一開始家長要求孩子整理的時間設定范圍過大,比如一次性整理全部玩具、繪本這樣的大工程,就很難保證孩子可以從頭到尾都把注意力放在整理這件事情上。
三、理解力
很多時候,孩子無法理解“整理東西”、“玩具收好“這些話是要做些什么?其實在金袋鼠親子整理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甚至很多家長也不太懂,覺得就是把東西放回柜子里。“整理好”、“收拾整齊”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很抽象的概念,如果不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解釋,整理是無法進行的,應該用具象化的語言具體的表達。
因此,黃鶯建議,在教學孩子整理的時候,家長要注重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fā)展特征,善用啟發(fā)式的語言引導,且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靈活變通。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最好的情況是父母參與到整理之中,帶著孩子一起解決物品凌亂的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孩子整理收納能力,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教學思路,金袋鼠在去年就推出了親子整理課程,收獲了很多家長的好評。今年,親子整理課程全新升級。課程結合心理學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采用個性化教學,幫助更多不同性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收獲整理力,學會整理的深層思維,提升專注力,培養(yǎng)責任感。同時,金袋鼠還開創(chuàng)性打造了團團鼠親子整理生活館,生活館集親子教育、家庭社交為一體,為更多孩子帶來專業(yè)的整理教學,逐步構建孩子的整理能力,實現(xiàn)整理邏輯思維的提升。
黃鶯表示,6月1日金袋鼠親子整理生活館正式在昆明開業(yè),屆時也歡迎各位家長帶孩子來體驗,黃鶯也將在現(xiàn)場與家長們交流親子整理的心得體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