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發(fā)生了很多場經典戰(zhàn)爭,比如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zhàn),當年袁紹領著20萬大軍南下,曹操能派上戰(zhàn)場的軍隊僅有5萬人,而且還沒有足夠的糧食。在這么弱勢的情況下曹操依舊可以用小勝換大勝,最后火燒烏巢并全殲袁軍,從此成為天下最強的諸侯。還有諸葛亮北伐時期的空城計,司馬懿領兵十萬攻擊諸葛亮,但看見了諸葛亮安排的4名士兵后下令撤退。諸葛亮這么做的用意什么,我們一看究竟。
事情還得從第一次北伐戰(zhàn)爭說起,當時魏明帝曹睿剛剛上位,此時曹魏雍涼大都督曹真恰好病故,諸葛亮趁著曹魏政局混亂的時候領兵北伐,輕而易舉拿下了曹魏天水、安定、南安三郡,魏明帝曹睿得知消息后趕緊派遣司馬懿到雍涼督戰(zhàn)。司馬懿研究戰(zhàn)局后發(fā)現破局之點就在街亭,因為這里是關中和隴西的樞紐,而且蜀漢在這里部署了重兵。等曹魏大將張頜成功拿下街亭之后司馬懿帶著10萬軍隊撲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此時諸葛亮手上僅有幾千老弱殘兵,尋思一番后擺出了空城計。
諸葛亮要用空城計提醒司馬懿“唇亡齒寒”的道理,特意安排4名士兵在門口掃地,4的諧音是“死”,意思就是告訴司馬懿假如你不遵守規(guī)則,貿然領兵進程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司馬懿兵起初不明白諸葛亮的用意,但看見4個士兵后知道了諸葛亮的暗示,于是告訴軍隊城內有埋伏并帶著大軍火速撤退五十里。
能要司馬懿性命的人自然不是諸葛亮,而是魏明帝曹睿,為何這么說呢?司馬懿年輕的時候是曹丕的幕僚,當年曹丕和曹植爭奪世子之位,司馬懿憑借高超的謀略幫曹丕成功上位,曹丕代漢自立后司馬懿平步青云,很快成為了朝廷內文臣的首領。司馬懿給曹魏提了很多建設性意見,曹魏在司馬懿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很快和蜀漢、東吳拉開了差距,司馬懿也因為這份功勞得到了更多的威望。曹丕臨終之前把司馬懿提任為輔政大臣,讓他輔佐剛上位的魏明帝曹睿。
而魏明帝現在派遣司馬懿過來督軍,此時的司馬懿已然有成為一個權臣的潛力。司馬懿熟讀史書知道權臣的下場,西漢時期的大將軍韓信,漢武帝時期權臣霍光,他們權力很大,但結果是被屠戮,也就是所謂的兔死狗烹。假如司馬懿殲滅了諸葛亮,那他憑借這天大的功勞會獲得無上榮譽,但凱旋回朝以后自然會被魏明帝清算,嚴重的話甚至整個家族都會被屠戮殆盡。
結語:三國時期還是處于一個以士族為核心的時代,一個人首先考慮的就是家族的安危,然后才是自己的職責。司馬懿有能耐也有野心,他為了保住自己的職務,保證家族的延續(xù),盡管一眼看出了諸葛亮的意思,但他還是遵照諸葛亮的意愿,保全自己也保全了諸葛亮的性命。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