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三國名將之魏延:一匹無人駕馭的脫韁野馬
時間:2021-11-19 21:43   來源:寵物小星球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三國名將之魏延:一匹無人駕馭的脫韁野馬 

  建興十二年(234年),魏延舉兵叛亂失敗,與其子等數(shù)人逃亡至漢中,被楊儀所派的追兵斬首。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接著便誅滅魏延三族。

  在蜀漢,魏延可算是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等“五虎上將”之后最杰出的將領之一,劉備在世時,對其頗為器重。

  建安十七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起兵攻打劉璋。當時,魏延還只是劉備部下一位不知名的普通士兵,但在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英勇,屢獲戰(zhàn)功,終于被提升為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把成都定為治所,因此需要留一位大將鎮(zhèn)守漢中。當時,關羽鎮(zhèn)守荊州,所以大多數(shù)人認為,漢中應當由張飛來鎮(zhèn)守。張飛自己也覺得,漢中太守的位置非自己莫屬。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備竟然將魏延從牙門將軍提拔為鎮(zhèn)遠將軍,讓魏延擔任漢中都督、太守,鎮(zhèn)守漢中。

  劉備這一大膽任命,宛如當年漢高祖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消息一出,全軍嘩然。為使全軍上下信服,劉備在大會群臣時特意問魏延:“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么嗎?”魏延朗聲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并了他)劉備聽后感到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贊其雄豪。

  后來的事實證明,魏延并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和器重。他獨當一面,鎮(zhèn)守漢中近十年,功績顯著。

  劉備去世后,蜀漢由諸葛亮主政。經(jīng)過數(shù)年治理,諸葛亮開始謀劃北伐。

  建興五年,諸葛亮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在北伐前的軍事會議上,魏延認為,曹魏的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而請求諸葛亮給予精兵五千,后勤補給五千,讓他統(tǒng)帥由子午谷直取長安。“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魏延由子午谷直取長安的計劃,雖然有很大的冒險性,但不失為一種可行的嘗試。

  第一,在諸葛亮率領主力出祁山的情況,魏延由子午谷直取的計劃具有很強的突然性,可以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用;

  第二,歷史上許多 的戰(zhàn)役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勝利,往往都有冒險的成份。遠的的如韓信打敗陳馀的井陘之戰(zhàn),近的如曹操打敗袁紹的官渡之戰(zhàn),戰(zhàn)前其實都無必勝的把握,無一不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而取勝的。

  但諸葛亮用兵謹慎小心,認為此計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然而,令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向器重的馬謖卻在街亭違背了他的命令,導致街亭失守,進退失據(jù),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

  《孫子兵法·勢篇》云:“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諸葛亮謹慎小心,穩(wěn)打穩(wěn)扎固然不會有大錯,但他不用魏延的奇計,終于失去了北伐的絕佳機會,也難以有大勝。因此,北魏大臣李苗曾說:“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嘆息謂亮無奇計。”南宋大臣程公許也說:“魏延驍勇,欲以奇兵間道與大軍會,孔明信用其說,安知三秦之不歸于漢?”

  此后,曹魏對蜀漢有了防備,諸葛亮的北伐便愈加困難。到建興十二年的第五次北伐,諸葛亮以魏延為前鋒,準備由子午谷取長安,實際上是諸葛亮間接接受了魏延先前的建議。然而,遺憾的是,諸葛亮在此次北伐中病逝,蜀軍內(nèi)部蓄積已久的不和終于爆發(fā),導致內(nèi)亂。

  魏延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魏延因此有數(shù)次甚至拿刀作勢要殺楊儀。諸葛亮在世時,愛惜魏延與楊儀都是人才,經(jīng)常出面為二人調(diào)解,還能暫時壓制住二人的矛盾。而諸葛亮一旦去世,魏延與楊儀的矛盾便無人可以遏制了。

  據(jù)《三國志·蜀書》記載,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前,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秘密安排身后事,令魏延斷后,如果魏延能服從命令,就隨他的便。諸葛亮病逝后,秘不發(fā)喪,楊儀令費祎前往試探魏延意圖。

  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么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后的將領呢?''于是起兵反叛,攻打楊儀。

  楊儀命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說:''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魏延因此只好與其子等數(shù)人逃亡至漢中。

  楊儀又派馬岱去追擊魏延,并斬殺之。馬岱將魏延的頭顱獻于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接著便誅滅魏延三族。

  另一個版本說,諸葛亮病逝前,實際上是把軍隊交給了魏延,楊儀因為害怕魏延相害,所以趁機造謠魏延要北上投敵,并發(fā)兵攻之。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zhàn)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zhàn),最后終于被追殺。

  裴松之認為,第二個版本記載于《魏略》之中,是來自敵方曹魏的傳言,不足為信。不過我以為,第二個版本似乎更加可信,理由有三:

  其一、魏延與楊儀矛盾爆發(fā)后,二人都曾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如果魏延真有反叛之心,直接打就是了,何必多此一舉,上表劉禪為自己辯白?

  其二、楊儀派王平在前抵御魏延,而王平竟然只用一句話就讓魏延的大軍都解散了,這實在太不可思議。如果魏延真有反叛之心,他用來攻打楊儀的先頭部隊,必定是自己的親信,豈能如此不堪?

  其三、魏延逃亡去漢中,而不是直接去曹魏,這也值得商榷的。陳壽說:“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近代學者冒廣生(字鶴亭)也說:“魏延之反,亦冤辭也……其才不及諸葛則有之,其興復漢室之心,與諸葛同也。而楊儀素與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諸營相次還,延于是怒,先儀南歸,燒絕棧道,使儀歸不得……蜀中人才本少,橫加延以反名,長城自壞,儀之肉寧足食哉!

  總之,魏延不服楊儀,甚至因一時之忿出兵攻打楊儀是有的,但說其反叛,則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冤假錯案。

  西漢初年,劉邦問韓信:“以我的才能能統(tǒng)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tǒng)率十萬。”劉邦又問:“你怎么樣?”韓信答曰:“我是越多越好。”劉邦于是笑問:“您越多越好,為什么還被我轄制?”韓信說:“陛下不善于統(tǒng)領士卒而善于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韓信的性格比魏延更加高傲,但由于劉邦駕馭得當,韓信最終也只能俯首稱臣。
 
  同樣的道理,魏延性格高傲,性情極惡,這是一大缺點。但只要有人能夠駕馭,魏延這樣的缺點,并不妨礙其成為杰出的將領。劉備和諸葛亮在世時,魏延被管制的服服帖帖就是明證。
 
  建興八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qū)。此時,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qū),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后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zhàn),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司馬懿命張郃攻王平于南圍,諸葛亮則派魏延、高翔、吳班逆戰(zhàn),打敗魏兵,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只得退保大營。
 
  魏延最后之所以出兵攻打楊儀,一方面是因其性格得罪了太多人,大家都懷疑他有錯在先(魏延與楊儀兵戎相見時都上表劉禪,指責對方造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而懷疑魏延),逼得他不得不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諸葛亮去世后,在蜀漢諸位大臣中,無人能管制得了魏延。
 
  在劉備和諸葛亮的手里,魏延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匹馳騁沙場、所向無敵的千里馬。但在劉備和諸葛亮相繼去世后,魏延卻成了一匹無人可以駕馭的脫韁野馬,奔向萬劫不復之深淵,這到底是誰之過?要怪,只能是怪劉禪無能,蜀漢內(nèi)部權力斗爭太嚴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