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和南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而正是這些不同的因素,導致了南明很快滅亡,存在不到20年。
南明和南宋的共同點是,都占據(jù)著經(jīng)濟文化基礎強大的南方。
1644年, 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縊后,明朝宣告滅亡,同年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權。建立初期的南明和南宋一樣,擁有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以南的廣大領土。
江南自唐朝開始,已經(jīng)成為天下經(jīng)濟中心,杭嘉湖地區(qū)素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具有相當大的糧食基地和財政基礎,人口眾多,且擁有充足的兵源。
然而不同的是,南宋皇帝趙構雖說是妃子所生,但也是皇帝的親兒子,是正統(tǒng)的國家政權繼承人,受廣大民眾認同,國家上層凝聚力比較強。但南明政權出自于旁系藩王,都不是皇室的正統(tǒng),凝聚力可就差得遠了。
除了弘光皇帝朱由崧,南明隨后相繼又出現(xiàn)了魯王監(jiān)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歷政權等。這些政權都偏安于東南地區(qū),勢力強盛時,雖然足以劃長江以自保,但是這些明朝藩王相互爭奪,內部都不團結,哪有力量來對付外部勢力呢?
況且,弘光政權建立時只提出“討賊,復仇”的口號,將矛頭對準李自成,反而忽略了入關的清兵,而清兵一邊假意與南明共同攻打大順,一邊收買誘惑,拉攏南明官僚,使其產(chǎn)生了和談,且偏居南方的想法,于是南明統(tǒng)治者便開始了醉生夢死的安逸生活。
朱由崧登基后,很快就忘記了家仇國恨,天天深居宮中“惟漁幼女,飲火酒,雜伶官演戲為樂”。政權還未穩(wěn)定,統(tǒng)治集團內部就開始大肆揮霍,修建宮殿,過著奢靡的生活,致使本來富裕的江南也出現(xiàn)了“國用匱乏”。
由于朱由崧不思進取、無心治國且昏庸無度,其大權就落入了權臣馬士英等人的手中,此后的魯王、永歷等南明諸王都沒有掌握實權,只是傀儡。
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不團結,內斗激烈,這也是南明很快滅亡的最重要原因。
在弘光內部,馬世英、左良玉、阮大鋮等勢力集團之間相互排擠和仇殺。他們將史可法、張慎言、高弘圖、呂大器、姜日廣等忠臣良將排擠出朝廷,嚴重削弱了南明的力量。當清朝軍隊全面向江南進軍的時候,南明內部的將領們居然正在相互戰(zhàn)爭。
1645年,睢州總兵許定國在酒宴上誘殺高杰,隨后高杰的部將又起兵攻入睢州,大肆屠殺,迫使許定國投降清兵。不久左良玉又在武昌以“清君側”為名,發(fā)兵10萬進攻南京。
這樣的政權當然無法抵抗清軍。當年10月,多爾袞派兵南征,南明許多官員投降,弘光政權被瓦解。
繼弘光政權后,在東南地區(qū)建立的魯王和唐王政權,同樣也是為了爭奪正統(tǒng)相互攻擊,形同水火,兩個政權也很快就滅亡了。
存在時間最久的永歷政權也同樣遭遇著悲慘的命運。
1646年,明兩廣總督丁魁楚和廣西巡撫瞿式耜擁戴朱由榔稱帝,建立永歷政權,另一支殘余勢力在廣州擁戴朱聿奧建立政權。兩大政權相互爭斗,清軍趁機攻入廣州,紹武政權被滅亡。
最后一個永歷政權,暫時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使何騰蛟、李定國等名將以及兩廣地區(qū)的清軍將領相繼叛清投入永歷政權下,在福州的鄭成功也支持永歷。
1648年,清軍和南明軍開戰(zhàn)于湖南,因為南明軍將領沒有互相配合,致使名將何騰蛟被俘,隨后湘、贛、兩廣紛紛淪陷。永樂帝遷往貴州安龍之后,權臣孫可望又排擠李定國。1651年,李定國帶領永樂帝流亡云南,孫可望則發(fā)兵14萬進攻李定國,最終被戰(zhàn)敗的孫可望投降于清朝。
隨后順治命令吳三桂進攻永歷,貴州淪陷。1658年清軍全面進攻云南,永歷逃往緬甸,1661年,永歷帝被殺,南明政權徹底結束。
可見,南明很快被滅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統(tǒng)治集團內部私心太重,從一開始到滅亡之前,總是內斗不斷,這樣的政權不滅才怪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