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的哥哥,唐高宗李治的舅舅,李世民手下第一心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封趙國公。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受命與褚遂良輔政,輔政期間,為了鞏固李治的帝位,誣陷吳王李恪謀反,將其賜死,被處死的還有高陽公主,駙馬房遺愛(房玄齡之子),名將李道宗也被他流放嶺南,可見長孫無忌雖然對李唐忠心耿耿,但卻不是一個有正義的人。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長孫無忌因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后,而與她產(chǎn)生矛盾。顯慶四年(公元655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勾結(jié)監(jiān)察御史李巢圖謀造反,長孫無忌因此被削職奪爵流放黔州,同年,長孫無忌自縊身亡,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為其平凡,恢復(fù)其爵位,將他陪葬昭陵。
二,尉遲敬德。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七位,封鄂國公。尉遲敬德為人純樸忠厚,勇武善戰(zhàn),先是效命在劉武周大將宋金剛帳下,后宋金剛戰(zhàn)敗,尉遲敬德歸順唐朝,玄武門之變中,親手殺死齊王李元吉。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病逝于家中,高宗為此廢朝三日,令其陪葬昭陵。
三,侯君集。
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封陳國公。侯君集也是以勇武著稱,曾隨李世民征戰(zhàn)多次立下戰(zhàn)功,唐朝統(tǒng)一后,也曾隨李靖學(xué)習(xí)兵法,跟隨其四處征戰(zhàn),立功無數(shù),也正因為此,侯君集開始居功自傲,因不滿李世民對自己私吞高昌寶物將其下獄而懷恨在心,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侯君集鼓動太子李承乾造反一事被告發(fā),李世民不得已將其處死,念其對大唐有功,赦免其家人,流放嶺南。
四,張公謹(jǐn)。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封郯國公。初為王世充手下,后投效唐朝,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其黨羽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率領(lǐng)東宮和齊王府軍隊趕到玄武門,欲為二人報仇,幸得張公謹(jǐn)膂力過人,獨自關(guān)閉玄武門大門,將他們擋在門外,避免了再一次的血戰(zhàn)。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張公謹(jǐn)病逝于襄州都督的任上,年僅三十九歲。
五,劉師立。初效力于王世充,洛陽被攻破后,歸附秦王帳下。玄武門之變后獲封襄武郡公,官至始州(今四川廣元市劍閣縣)刺史。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宗即位后,另續(xù)二十九名功臣畫像于凌煙閣,與之前的二十四功臣合為五十三功臣,劉師立便是這二十九人之首,位列五十三功臣第二十五位。
六,公孫武達。先是跟隨李淵起兵反隋,后跟隨李世民討伐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玄武門之變后,任肅州(今甘肅酒泉)刺史,后晉封東萊郡公,永徽年間死于右武衛(wèi)大將軍任上,高宗令其陪葬昭陵。位列五十三功臣第二十六位。
七,獨孤彥云。鮮卑人,玄武門之變后,以功進幽州都督,封歷陽郡公。在貞觀初年大唐與東突厥頡利可汗的對峙中身亡,死后陪葬昭陵。位列五十三功臣第二十七位。
八,杜君綽。隋末投身義軍,后歸附唐朝,跟隨李世民征討劉武周,宋金剛。玄武門之變后,因功獲封開國縣侯,后晉升為懷寧縣開國公,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參與了討伐高句麗之戰(zhàn),第二年上朝時,突發(fā)疾病,死于宮中。高宗下詔令其陪葬昭陵。位列五十三功臣第二十八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