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西解釋說,“腦機接口的問題在于,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大多數(shù)設備,比如通過電信號控制一款應用軟件。這款軟件不僅僅能夠獲取有用的腦電圖信息,而是能夠獲取全部大腦信息。這些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個人隱私。”齊澤克也表示,其實并非只有黑客受益于此項技術,警察、政府機構(gòu)等也可以通過這項技術獲取信息,他們好像是在使用一種“遠程測謊儀”。
被黑客控制的腦機接口系統(tǒng)。其實并非只有黑客受益于此項技術,警察、政府機構(gòu)等也可以通過這項技術獲取信息。
也許我們離“讀心術”還很遙遠,但齊澤克和博納西的研究成果表明,通過這種方式了解人們的喜好還是有可能的。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其實就是神經(jīng)科學。如果一個人曾經(jīng)對某種已有的刺激有很強的情緒反應,那么當他再看到這個刺激后平均300毫秒時,其腦信號中就會出現(xiàn)一個正峰值。”雖然現(xiàn)在還無法通過一幅圖片來確切辨別某人的某特定情緒,但是可以通過在屏幕上有策略地放置不同的圖片,就可以縮小辨別范圍。這種方法已被證明準確率高達72%到84%。長時間下來,黑客就可以很清晰地掌握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
長期以來,腦機接口技術是游戲軟件的重要組成部件,F(xiàn)在,這項技術已不僅僅用于游戲控制手柄,還可用于監(jiān)測生命跡象和健康體征。此外,廣告商還可以利用這項技術采集用戶信息,比如他們可以通過你對一個汽車廣告或一幅比薩的圖片的反應來了解你的心理。對于零售商來說,“進入”客戶的大腦將不再是個夢想,他們會知道客戶的喜好。
美國加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日內(nèi)瓦大學科學家曾經(jīng)提出一種方案,可以從人的大腦信號中采集到敏感信息,如密碼和銀行帳戶信息等。他們利用一個游戲控制器來模擬演示黑客是如何輕易“竊聽”人的腦電波的,而這個游戲控制器售價僅299美元,可以自由購買。
齊澤克和博納西所關注的焦點并不是采集信息的方法,而是這種技術在保護隱私與安全方面的意義。他們表示,“目前聯(lián)邦法律確實有保護醫(yī)療信息的條款,但很少有相關禁令涉及到腦機接口數(shù)據(jù)的保護。這種對隱私與安全的威脅已經(jīng)存在且與日俱增,可以將這種威脅看作是對人們隱私權(quán)利與尊嚴權(quán)利的侵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