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全球最大天文館18日開館 上海天文館到底有多大?
上海天文館
7月18日起就要向公眾開放啦!
坐標:
位于臨港大道與環(huán)湖北三路口
交通:
16號線到滴水湖站
步行15分鐘可達
今天上午
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首次邀媒體記者和專業(yè)觀眾探營
一位科普專家參觀后感慨:“好震撼!”
“人類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有900多億光年,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暗淡藍點,我們還有什么蠅頭微利不能放下?要多做有價值的事。”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到底有多大?
上海天文館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建筑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筑,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筑,是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除了大
上海天文館還有哪些特別之處?
為模擬浩瀚宇宙的天體形態(tài),展館幾乎所有的混凝土和鋼結構都采用不規(guī)則形狀:
實現(xiàn)了國內首例長36米、跨度61米的鋼結構大懸挑;
“懸浮”于混凝土殼體上方的球幕影院,直徑達30米;
僅少量點支撐的200多米長旋轉步道和直徑40米的倒轉穹頂,讓觀眾可以拾級而上、仰望星空。
走進上海天文館
一個巨大的灰色球體映入眼簾
它就是直徑約30米的球幕影院
講解人員介紹,影院超高清顯示屏的分辨率達8K,能給觀眾帶來遨游宇宙的沉浸感。球幕影院的外圍是一個圓洞,陽光透過它灑到影院下方的觀眾休息區(qū)域。“
根據建筑設計,夏至那天的中午12點,陽光會在圓形休息區(qū)域形成一個完整的光圈。”上海天文館天文研究中心主任林清說。
據介紹,主體建筑分為“家園”“宇宙”和“征程”三大展區(qū)。“家園”展區(qū)向觀眾科普太陽系,“宇宙”展區(qū)介紹太陽系之外的可觀測宇宙,“征程”展區(qū)回顧了人類研究天文、開展航天探索的歷史。
那么,上海天文館到底有哪些
不容錯過的打卡點?
我們已經為你梳理好了
快來一起看看吧!
打卡點1:圓洞天窗
這個圓洞天窗,位于主展區(qū)的外面。有太陽的日子,太陽會通過這個天窗在地面投射下一個光斑。
這是否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沒錯,這相當于是一個日晷,一個時間刻度。隨著太陽東升西落,從圓洞天窗投下的光斑位置會緩慢移動,形狀也會隨之變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太陽的高度不一樣,光斑的移動軌跡也不相同。
下面要敲黑板劃重點了。你知道,從高空俯瞰上海天文館的主展區(qū)是什么樣子嗎?你會看到三個大小不一的圓。剛才看的圓洞天窗,就是最小的圓。另兩個圓分別是什么,我們待會兒再揭曉。
打卡點2:傅科擺
這是一個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的科學裝置,它的名字叫傅科擺。
1851年,一位名叫傅科的法國物理學家做了一次成功的擺動實驗。在沒有外力作用下,這個擺會沿著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這正是我們所在的地球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結果,我們看到的擺是相對運動,它有力地證明了我們腳下的地球是在自西向東自轉。
打卡點3:光學天象廳
這里可以看到對真實天空的模擬,觀眾可以躺在懶人沙發(fā)上,好不愜意。
對真實天空的模擬。賴鑫琳攝
供觀眾用的懶人沙發(fā)
打卡點4:隕石展區(qū)
一起來看“來自星星的它”吧!
大多數(shù)的流星在闖入地球大氣層時都會被燃燒,因此落在地球上的比例非常小,而能夠找到這樣的隕石概率就更加低了。
上海天文館征集了大約70件隕石,包括月球隕石、火星隕石等。隕石可以分為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其中石鐵隕石最為珍貴,其數(shù)量還不到隕石總數(shù)的1%。
這些可都是真的隕石哦,每一顆隕石都有自己的故事。
這塊夢德拉比拉鐵隕石重達48公斤,它有何特別之處呢?2018年人們第一次在這塊隕石中發(fā)現(xiàn)了超導材料。這塊隕石之所以看上去比較亮,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鐵鎳金屬和硅酸鹽。
這里有兩塊看上去很特別的未命名石隕石,上面有一些像流水的線條。這些線條是怎么產生的呢?原來這些隕石墜落時,就像一個頭朝下的羽毛球,在與空氣摩擦的過程中,產生了這些像流水的線條。
大家猜猜看,這是什么?像不像在海邊挖的一個沙坑,其實這是一個“隕石坑”,而且是一個有故事的“隕石坑”。2018年6月1日晚,云南的西雙版納降了一場隕石雨,數(shù)百塊隕石散落各地。其中最大的一塊在地面形成了這個隕石坑,直徑13厘米、深25厘米。這是上?萍拣^在國內首次完整回收到隕石坑。
打卡點5:互動影院飛越銀河系
雖然人類至今連太陽系都還沒有飛出過,但這個霸氣的名字寄托了我們的夢想與愿望。不知道大家是否去過上海迪士尼的飛躍地平線,這里同樣會帶給你沉浸式的體驗,讓你身臨其境,就像坐著宇宙飛船翱翔在太空。
為何叫互動影院呢?原來故事的結尾是由觀眾來決定的。人類乘坐的飛船,到底是要穿越蟲洞去往更遙遠的太空,還是返回地球呢?這將由觀眾按下座位上的按鈕來投票決定。
如果有選擇困難該怎么選呢?看來這里至少需要打卡兩次,一次選蟲洞,一次選地球!
打卡點6:宇宙大爆炸歷經138億年后留下的痕跡
宇宙中各個方向均勻分布著微波波段的電磁輻射,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F(xiàn)代宇宙學認為,這就是宇宙大爆炸歷經138億年后留下的痕跡。
人類已發(fā)射多顆衛(wèi)星,來探測微波背景輻射。下圖我們看到的圖像,依據的就是衛(wèi)星探測到的信號。不同的顏色表明了溫度的不同。
普朗克衛(wèi)星探測到的宇宙微波輻射背景信號
打卡點7:愛因斯坦的教室
在宇宙展區(qū),愛因斯坦是一個必須要提及的科學家。
16歲的愛因斯坦曾經提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他跑得像光一樣快,光會不會靜止?十年后,這位追光少年找到了答案,跑得越快,慣性就越大,也就越難跑得更快,所以沒有人能比光跑得更快。不可思議的是,跑得太快了,時間竟然會變慢,空間長度也會縮短,這就是著名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還有一個天才預言,他認為光在引力場中會發(fā)生彎曲,這個預言后來得到了證實,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廣義相對論,它揭示了物質和時空的關聯(lián)。
上海天文館有一間很特殊的教室——愛因斯坦的教室,可以在這里感受一下愛因斯坦是怎么產生這些天才想法的。
打卡點8:黑洞的拉面效應
只要附近有人往這里走過,這個模擬黑洞的裝置,就會啟動,把周圍的能量吸進去。如果沒有人走過,這個裝置就是靜止的?磥,這個裝置是典型的“人來瘋”。
如果人靠近真正的黑洞,會怎樣呢?大家可以通過下面這個互動演示裝置,觀察一下黑洞的拉面效應。
由于頭先接近黑洞,引力對頭的作用會超過對腳的作用,這種引力強度的差異會導致體驗者的投影像拉面一樣被拉伸,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xù)到投影成為一個薄片,最后從分子水平上被撕碎。
打卡點9:假如劇場
為什么叫假如劇場呢?這里會上映一個短片,假如改變宇宙的參數(shù),世界將會怎樣?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偶然,稍微改變一下宇宙的參數(shù),地球不會產生,生命也將不復存在。當你有些悵然若失的時候,眼前的幕布會緩緩拉開,“家園”展區(qū)的地球會出現(xiàn)在眼前。當你面對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會不會一瞬間涌動著很多想法但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需要提醒的是,這個劇場只能容納50位觀眾,大家要記得先預約哦!
打卡點10:《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牛頓在300多年前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中首次提到萬有引力,當時是用拉丁文寫的,F(xiàn)在你眼前的是這本書的英文第一版,來自倫敦的一場拍賣會,英國還為此啟動了國寶審查程序,6個月后才批準這本古籍出境。
打卡點11:銀河系模型
這是人類第一次在觀測數(shù)據基礎上得到的銀河系模型。有密集恐懼癥的人,慎入!
這一模型的作者是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如果赫歇爾去找工作,他的簡歷一定是華麗麗的。天王星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他是一個“手工達人”,一輩子做了400多臺望遠鏡,其中包括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被稱為“赫歇爾大炮”;他還發(fā)現(xiàn)了紅外輻射;更讓人覺得被碾壓的是,他在音樂上還頗有造詣。
打卡點12:按真實比例仿制的天和核心艙
這里展示的是中國航天最新成就的高仿模型,有從月球上打包“月壤”并快遞回地球的嫦娥五號,有人類首輛在月球背面行駛的月球車,還有今年5月到達火星表面的祝融號火星車。
就在不久前,中國的3名航天員進入了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我們眼前的正是按照真實大小仿制的天和核心艙。正式開館后,這里還會展示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自主交會對接。
想不想感受一下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一起去天和核心艙看一看吧,你會看到航天員的健身區(qū)、睡眠區(qū)、衛(wèi)生區(qū)……
打卡點13:“暗淡藍點”照片
這是“征程”展區(qū)的最后一件展品。1990年情人節(jié)那天,已在太空飛行13年的旅行者1號為地球拍下了這張照片。
在茫茫宇宙中,這個像素只有0.12的暗淡藍點,就是我們的地球。人類的一切,都在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小點上。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極為遙遠的距離“回望”地球,下次來這里打卡時,請不要忘記也回頭望一眼我們的地球。
打卡點14:倒置穹頂
看了這么多,想不想看看真實的天空,一抒胸臆。一起來看倒置穹頂吧!
許多建筑的屋頂會做成向上隆起的穹頂,上海天文館的這個屋頂,是一個倒過來的穹頂,像是一個山谷,在那里看到的,只有純粹的天空,你可以靜下心來與宇宙對話。
現(xiàn)在可以揭曉,從高空中俯瞰上海天文館主展區(qū),那個最大的圓就是倒置穹頂!
打卡點15:球幕電影院
這個電影院可以同時容納約200名觀眾,有著8K的超高清顯示屏。8K是什么概念?我們通常說的4K、8K,指的是分辨率,8K的分辨率,是一般高清電視的16倍,4k電視的4倍。除了可以享受到視覺“盛宴”,這個電影院的建筑本身就非同一般,因為它看上去懸浮在空中。
是不是很震撼?不用擔心它會掉下來哦,它是用鋼結構支撐的,由于設計得巧妙,所以看上去懸浮在空中。
從高空中俯瞰上海天文館主展區(qū),那個中等的圓,就是我們眼前的球幕影院。如果把距離上海天文館2500米的滴水湖看成太陽,那么球幕影院就是等比例縮小的地球。
這個球幕影院就像一臺時間機器,有太陽的日子,會在地面投射下影子,在夏至前后,會形成一個完整的光環(huán)。
今年的6月21日是夏至節(jié)氣,上海天文館很多工作人員都在他們的朋友圈曬出了這樣的照片。
夏至光環(huán)。 施韡攝
這就是建筑與自然的對話。羨慕吧,記得明年夏至來打卡哦!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