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已經(jīng)播出大半了,于振甲的人設(shè)也從剛開始的討喜,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地步,縱觀網(wǎng)友評論,大家似乎都在巴不得讓于振甲趕緊下線,別再禍害人了,可他當真死有余辜嗎?別忘了,于振甲是個媽寶男,他后來養(yǎng)成的所有性格,還有處事方式,其實都是在遵從母親的意思。
從小到大,于振甲沒過過幾天好日子,父親早就不知所蹤,身為家中小小男孩子,保護母親的責任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頭上,或許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于母對于自家兒子抱著很大的信心,平日里要求他刻苦讀書也就罷了,年紀都一大把了,但凡于振甲出門喝個酒,還會被母親痛打一頓。
相信眾人也看到了,于振甲有個自省的小癖好,每天晚上,他都會拿著白子與黑子,在與心中的圣人做斗爭,不用想都知道,這個法子是母親交給他的,可這世間萬物,哪有什么真正的對錯可言?于母想把兒子逼成圣人,這到底是為了不丟家族的臉,還是不丟她于氏的臉?總覺得于母過分嚴謹了,倒有幾分東施效顰的心態(tài)。
古有孟母三遷,為了能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位老母親愣是不怕麻煩,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可到了于母這里,黃龍來襲,桃源縣是泄洪的 地點,最終的結(jié)果無非是讓桃源縣的百號人家流離失所罷了,就因為于母不肯撤離,導(dǎo)致其他三省的百姓不是水災(zāi)又是瘟疫的,人都到了吃死尸的地步,于母難道不曾有片刻的愧疚之心?
如果于母當真是為了兒子好,就應(yīng)該聽從朝廷的吩咐,跟著桃源縣百姓一起撤離,平日里見她挺通情達理的,教給于振甲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怎么到頭來,她反倒是個頭發(fā)長見識短的婦人呢?就因為于母的無知,間接害了那么多的老百姓,就連兒媳婦,也因為于母的一廂情愿,上吊自盡了。
毫不夸張地說,于母就是整個大清的悲哀,眼看著于振甲的官職越升越高了,可皇帝一點都不開心,陳潢更是恨到牙癢癢,原因很明顯,于振甲壓根不配!打著好官的名義去肆意禍害百姓,這跟貪官又有什么區(qū)別?起碼貪官會讓老百姓活著,于振甲呢?這是要趕盡殺絕呀!這種人是該罵,但他的母親同樣難逃其咎。
同樣是為兒子的前途著想,孟母都可以摒棄一切,明明想要效仿好母親作風的于母,怎么就成了反例呢?說到底她還是太貪心了,試問一個想把兒子捧成圣人,卻不知道自家兒子有幾斤幾兩的人,能是一個好母親嗎?皇帝就是太仁慈了,沒有追究于母的責任,如若不然,老百姓罵的可就不是于振甲,而是他那個雙目失明的老母親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