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他,孑然一身,一無所有,看上了自身條件不錯的顧佳怡,給了她一根冰糖葫蘆,跟她走進了婚姻殿堂。
多年以后,他成了著名的主持人,功成名就,而顧佳怡依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醫(yī)生。于是他抱怨自己在這場婚姻里什么都沒有得到,日日渴盼著離婚。
無論是婚姻還是愛情,追求物質(zhì)基礎都沒錯,但物質(zhì)基礎,是要靠著兩個人用雙手去努力打拼的。假若你自己一無所有,貪圖了別人的物質(zhì),卻反過來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那就太不厚道了。
恐懼之下“舍棄”的親情。
林宏年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這么多年,他對顧佳怡的母親一直很好。
因為他是個孤兒,從小四處流浪,后來被張衛(wèi)國的父親收留,并認他做了干兒子,可是他由于嫉妒張衛(wèi)國,在他演出時鋸斷了凳子腿,導致張衛(wèi)國落下了腰傷的后遺癥,而他也因為害怕,離開了那個家,這才有了跟顧佳怡的緣分。
跟顧佳怡結婚后,顧佳怡的母親覺得林宏年并沒有自己的家,便要求他們住在家里,林宏年也把岳母當成親生母親般對待。他內(nèi)心里,是非常渴望親情的。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嫉妒張衛(wèi)國的同時,張衛(wèi)國又何嘗不嫉妒他?因為自從他去了他們家,父親就對林宏年比對張衛(wèi)國還好,張衛(wèi)國覺得在父親眼里,林宏年才是他的親兒子。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林宏年在張衛(wèi)國的家里,是得到了善待享受到了親情的。可他就因為自己的嫉妒,就去算計傷害張衛(wèi)國。這樣的“白眼狼”舉動,比他的女兒顧林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顧林并非他的親生女兒,可是跟這樣的父親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又怎么可能不受影響?
離婚后得知“不孕不育”。
領完離婚證后,顧佳怡告訴了林宏年一個秘密,這么多年林宏年一直耿耿于懷沒有自己的親骨肉,實則是因為他不能生育。而當初顧佳怡得知真相時,為了顧及林宏年的面子和自尊,一直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他。
林宏年覺得,自己這么多年在婚姻中一直是付出的那個,是被“剝削”的那個,他遷就顧佳怡的脾氣,照顧顧佳怡的母親,撫養(yǎng)跟顧佳怡姓的孩子,所有這些,都讓他覺得自己特別委屈,所以他每每因為這些跟顧佳怡爭吵、鬧離婚。
可是顧佳怡為了他寧愿放棄要自己的孩子,還得照顧著他的面子,她從來沒有拿出來說過自己的委屈。
我并不是說,單從這一件事,就能判斷出他們在婚姻中的是非對錯。而是說,通過這件事,我們能夠看出雙方的性格人品以及處事方式。林宏年就是那種利己主義者,他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付出,而顧佳怡卻是那種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
這樣的婚姻里,誰比誰更委屈也就不難判斷了。
沒錯,顧佳怡是脾氣不好,甚至胡攪蠻纏,可是林宏年在指責她是潑婦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那個當初因為一串糖葫蘆就能笑得特別開心的姑娘,為什么變成了如今的潑婦。
女兒拒絕再叫“爸爸”。
顧林是林宏年和顧佳怡的養(yǎng)女,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可這些年來,他們夫妻對待這個女兒卻是非常上心的,就連顧佳怡的母親對這個外孫女都倍加關心。
可令人不解的是,顧林似乎根本不懂感恩,尤其是對于林宏年,她不僅沒有父女之間的那種親切感,反而更像是懷有某種敵意。
當發(fā)現(xiàn)林宏年在節(jié)目中欺騙顧佳怡時,她不顧當時節(jié)目正在直播就把真相告訴母親,導致林宏年當場難堪并失去工作。在她發(fā)現(xiàn)母親跟別的男人走得比較近時,她甚至鼓勵母親去尋找新的幸福。
而這次,林宏年夫婦離婚后,顧林再次見到他,更是拒絕再叫“爸爸”,還說以后稱呼他“林叔”或“老林”。這也導致了很多觀眾都覺得顧林就是個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畢竟林宏年養(yǎng)了她這么多年。
再者,一個孩子能夠長成什么樣子,基因的遺傳是一部分因素,但更多的,是成長環(huán)境的熏陶。林宏年作為顧林生活中的父親,對她起到的是榜樣的作用,他自己就是個自私的、利己的人,又能指望顧林長成什么樣子?
婚姻就是這樣的,自私的人總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多,真心投入的人總是不計回報,但生活,一筆筆都給我們記著呢,你種下怎樣的因,便會收獲怎樣的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