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又稱為海洋漁業(yè)資源或海洋水產資源。它們與海水化學資源、海洋動力資源和大多數海底礦產資源不同,其主要特點是通過生物個體和種下群(Subpopulation)的繁殖、發(fā)育、生長和新老替代,使資源不斷更新,種群不斷獲得補充,并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而達到數量上的相對穩(wěn)定。在有利條件下,種群數量能迅速擴大;在不利條件下(包括不合理的捕撈),種群數量會急劇下降,資源趨于衰落。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太平洋生長的動、植物,無論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它動物都比其它大洋豐富。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在自然和經濟方面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經濟發(fā)展上有世界上GDP排名前三位的國家美國、中國、日本,至今極具發(fā)展活力。日本、韓國和美國西海岸為重要的技術策源地;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印度、墨西哥和巴西正快速走上工業(yè)化發(fā)展之路;中國和印度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美國、智利和新西蘭有生產力水平極高的農業(y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具有發(fā)達的畜牧業(yè)。經濟學家們預測,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由傳統(tǒng)的歐洲、北美東部轉向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