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心蛋”更有營養(yǎng)? 可能跟你知道的不一樣!
時間:2018-11-12 15:11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溏心蛋”更有營養(yǎng)? 可能跟你知道的不一樣!
據中國軍網報道,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流著鮮嫩蛋黃的“溏心蛋”,認為這樣的雞蛋不僅美味,其營養(yǎng)損失也少;但也有人認為,非全熟的雞蛋會含有大量細菌,食用后會產生健康隱患。那么,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據《重慶晚報》介紹,溏心蛋又名溏稀蛋,食用后與完全煮熟的雞蛋相比,其營養(yǎng)物質更難被人體吸收。雞蛋中除了含有蛋白質以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膽固醇、卵磷脂和維生素等,若食用煮熟的雞蛋,人體對于這些營養(yǎng)物質能達到98%以上的吸收,而食用溏心蛋的話,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率只能達到81%。至于雞蛋中的營養(yǎng)物質是否會因為煮的時間久而流失的問題,新華網解釋道,加熱對雞蛋的營養(yǎng)含量影響并不大,蛋白質和礦物質不會因為多煮了幾分鐘就無法被人體吸收;維生素的含量會稍受影響,但損失并不大,也無需糾結。
此外 ,除了營養(yǎng)不及煮熟的雞蛋,溏心蛋的衛(wèi)生安全問題也存在一些健康隱患。據《生命時報》報道,雞蛋是一種比較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的食品,其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而消費者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就是把雞蛋充分煮熟。美國農業(yè)部推薦,雞蛋制品應加熱到71℃以上,這時,沙門氏菌基本上可以被剿滅,蛋黃也凝固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把“蛋黃完全凝固”作為雞蛋“熟透”的標志。但如果蛋黃還處于溏心狀態(tài),甚至表面的蛋白都還沒有凝固(雞蛋的凝固溫度大約為62℃),就不能實現有效滅菌,雞蛋被致病菌感染的風險就會隨之增加。
那么,雞蛋到底該怎么煮才能既殺菌又不會因“煮老”而有損口感呢?《健康時報》建議,普通大小的雞蛋,放在鍋里,用冷水開煮,水開后再煮8分鐘關火即可。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黃剛剛凝固,口感和營養(yǎng)都是最佳的狀態(tài)。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