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院學子深入茶園 探尋茶葉生產發(fā)展奧秘
時間:2016-08-08 12:40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湖北民院學子深入茶園 探尋茶葉生產發(fā)展奧秘
8月7日,在大學生“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下,我校利川高山茶葉生產及前景調查隊在利川市白楊鎮(zhèn)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已經落下帷幕。
據悉,白楊鎮(zhèn)是利川市春欣茶葉專業(yè)合作社的重要茶葉生產基地,占地面積約一萬畝,種有春悠茶、鄂茶、苔茶等多種茶類。合作社現有社員199戶、519人,共有茶葉基地17800多畝。合作社緊緊依托利川金利茶業(yè)公司,聯辦茶葉工廠,建成了精制茶、名優(yōu)茶兩條生產線,達到年加工茶葉2000噸的生產力,以生產出口紅茶、綠茶為主,出口遠銷歐盟、非洲、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qū),年銷售量達到5000萬美元,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增加了社員和茶農的經濟收入。
在這為期12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中,該隊成員對茶葉基地及其周邊地區(qū)進行了走訪詢問,深入茶葉基地,在茶園負責人及其管理員的帶領下對茶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了解,包括了茶葉的品種、生長期、生長環(huán)境與日常養(yǎng)護等。同時,調查隊還前往茶廠,實際觀看了茶葉制作工序。廠長陳孟秋更是對調查隊員科普了機器制茶的一些基本常識,比如機器根據茶葉的長短、粗細、干濕和輕重進行篩選,然后通過補火,茶葉會分為108花色經過不同的通道分類盛裝再進行后續(xù)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成員多數是外省成員。在充斥著方言與陌生氣息的鄉(xiāng)下,隊員們充分發(fā)揮了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優(yōu)良品德,認真完成暑期社會實踐調查。“我們希望借著這個機會能夠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在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也盡到一份對社會應盡的責任。”該隊隊長鄭遠東如是說。
在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中,調查隊通過綜合整個地區(qū)的調查結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該地茶葉發(fā)展前景做出了正確評估,并提出以下三點建設性的指導意見:一是做優(yōu)茶產業(yè),通過低產茶葉改造、良種置換、品種多樣化等措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二是做深茶產業(yè),推行茶葉深加工,加大茶葉功能成分提取和終端化產品開發(fā)力度;三是做全茶產業(yè),推動全產業(yè)鏈開發(fā),實現茶產品、茶制品、茶休閑、茶旅游的全面發(fā)展。(羅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