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首日 體驗出行有哪些不一樣(2)
時間:2018-02-04 11:32 來源:四川政府網(wǎng) 責任編輯:毛青青
變化三:智能買票取票自助出行變“智能”
春運前夕,記者來到成都東站,只見東、西進站口的自動取售票處增加了不少自動取、售票機,身著制服的鐵路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協(xié)助旅客買票或取票。“有7成鐵路旅客通過網(wǎng)絡或APP客戶端買票。”姜東升介紹。
讓洶涌的客流快速周轉,自助化設備大量上線。春運期間,成都車站準備了售票窗口469個,其中人工窗口、自動售票機、自動取票機各占1/3。除了支付寶支付,今年新增了微信支付功能。
體驗地點
雅西高速
“秘密武器”首次用于春運
及時預警高速公路路況
2月1日,貨車司機洪建鋒起了個大早,早上8點從崇州出發(fā),拉一車家具,經(jīng)邛名高速、成雅高速、雅西高速到西昌,全程約418公里。“春運期間,路上車子肯定要多一些,擔心雅西高速有沒有冰雪,會不會堵車。”
每年春運,雅西高速都是重點監(jiān)測區(qū)域。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運期間自駕游游客明顯增多,雅西高速土山崗段、泥巴山段、拖烏山段冬季容易產(chǎn)生冰雪雨霧天氣,行車危險性增加。上午9點,該局的春運值班人員代姍一上班就打開電腦,登錄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今年,該系統(tǒng)首次應用于春運。
“這可是我們的秘密武器。”界面上,一張四川高速路網(wǎng)圖,有密密麻麻的小圖標,點開就能看到點位的實時信息,包括車流量、平均車速、能見度、溫度、濕度、雨(雪)量、風速、風向、氣壓等,數(shù)據(jù)很詳細。2014年,我省已試點雨霧安全行車誘導系統(tǒng),利用設置在公路兩側的“小黃燈”為途經(jīng)車輛提供交通安全引導。新的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小黃燈”升級為智能樁,每隔20米左右就有一個,內(nèi)置了傳感器,實時采集數(shù)據(jù),可在平臺上預警。下一步還將開發(fā)手機客戶端。
9點30分,雅西高速拖烏山段氣溫0.3攝氏度,無降雪、能見度稍差。代姍點開實時圖片,道路有些朦朧,智能樁黃燈亮起了,車輛行駛速度明顯減慢。代姍給雅西高速運營公司打電話,提醒注意該路段的巡邏。
此時,洪建鋒剛剛從邛名高速轉上成雅高速,“車子確實多了一些,但是一路都很暢通。”窗外,信息電子顯示屏上拖烏山段的行車提示一閃而過。“看到了‘霧天慢行’。”洪建鋒驚叫一聲,“提醒真是及時啊。”
10點半左右,洪建鋒進入雅西高速拖烏山段。能見度約2000米,對行車視野影響不大,兩邊護欄有“小黃燈”護航,他將速度放慢,控制好車距。
代姍說,以前高速公路處理冰雪路段都是事后反應,下了雪再撒工業(yè)鹽除冰,F(xiàn)在“下雪前會發(fā)出警報,提前撒鹽,除冰效果更好。”
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方成都英威訊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大數(shù)據(jù)模型分析,拖烏山路段路面溫度達到1攝氏度以下,風速達到2千米/秒,濕度80%以上時,就自動發(fā)出預警。
14點12分,洪建鋒從西昌收費站駛出,“一路都走得很順暢,主要是路況信息夠及時。”
18點,代姍還守在值班室。系統(tǒng)已經(jīng)生成第二天的預報信息,“預計拖烏山今晚和明天下午有降雪,需要注意除雪和道路結冰。”她把電話打給雅西高速運營公司,再一次叮囑。
全省已有18條高速約40個重點路段安裝了智能“小黃燈”。預計春節(jié)前后車流量會達到峰值,代姍說,到時會根據(jù)實時車流量的監(jiān)控,提前發(fā)布信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