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啟:鐵路力保電煤運輸 高溫下“電荒”不再(2)
時間:2013-08-14 21:04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責任編輯:毛青青
再次,力創(chuàng)路地互利合作共贏模式。鐵路運輸本身的技術經濟特征決定了長距離煤炭調運的最經濟合理的方式是鐵路運輸。但是在鐵路運力短缺的背景中,甚至出現了公路運煤這一所謂電煤運輸“公鐵之爭”現象。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電煤供應緊張局面,解開電煤運輸不暢的“死結”?專家們建議,在鐵路運輸能力短期內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我國應加快“西煤東運”、“北煤南運”新通道建設,滿足鐵水聯(lián)運的需要。與此同時,在煤炭生產基地、煤炭流通環(huán)節(jié)和煤炭消費集中地,建設國家級煤炭儲備基地,緩解電煤運輸壓力,保證電煤有效供給。應積極打造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大交通”格局,充分釋放鐵路、公路、海運、內河水路、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優(yōu)勢,破解煤炭運輸“最后一公里”難題,則所謂電煤運輸的“公鐵之爭”現象當可不破自解。
建立合理有序的電煤運輸市場,需要提高煤炭、電力和運輸產業(yè)鏈的制度適應性和設計透明的競爭性定價機制。對于煤炭、電力和運輸產業(yè)鏈而言,應積極探索建立具有適應性的制度結構,發(fā)展透明的、競爭性的定價機制,促進市場有效競爭,降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機會成本,使發(fā)展惠及廣大人民。另外,加快推進鐵路煤運新通道多家合資建設、運營的方式,亦將為中鐵總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籌措建設資金、引入現代化管理等積累經驗。(李桂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