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 道德在前還需規(guī)則跟上
時間:2020-10-22 14:45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近日,在網絡上爆出一條視頻,視頻中顯示高鐵上一名男子坐在自己座位上,拒不給需要坐到里面去的女子讓行,于是兩人發(fā)生口角,此事件被曝光后,也迅速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有網友爆料稱,10月17日,江蘇宿遷一高鐵上,一女子的座位在靠窗的位置,但鄰座男子的行李和餐桌擋住了該女子的去路,女乘客要求其讓行時遭到男子斷然拒絕。該男子理直氣壯地稱:“你走你的,我沒有給你留路嗎?你怎么過是你的事情,不要問我。”他還毫不客氣地回懟女子:“你難道智商有問題嗎?我有為你服務的義務嗎?”
“事非經過,不可斷其真也”。從大多數網友留言看來,都是站在女子這邊狠批那“無恥男子”,但筆者認為視頻不完整,具體經過不了解,針對視頻的內容,還是不做過多的評論。有些人只是隨手拍了個視頻,并未知曉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也有的是當事人朋友,拍的視頻完全傾向一邊,還有些人是故意隱藏事實經過,只是博得大家熱議好上頭條。條條總總筆者認為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女子說話態(tài)度和口氣也不是很好,當然男子回復更是“火上澆油”,不發(fā)生矛盾才怪。
文明最顯著的特征是道德。筆者認為文明社會公共場合,高鐵出行,應該顯露自己最好的一面。在公眾場合能把自己不好的習慣、不好的脾氣“收起來”,不影響別人,這就是文明,因為他有這公共意識,能用道德規(guī)范自己。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更是城市的素養(yǎng)、國家的臉面。
文明它是“有規(guī)可循”的。人,不是生來就那么高尚、有素養(yǎng)的,人有惰性、“人心險惡”、“人心難測”很好的說明人的特征,但是人可以學習,可以遵守現(xiàn)有的規(guī)則,成為一個有素養(yǎng)的人、高尚的人。例如列車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十字文明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用好“十字文明用語”是做好服務的前題和基礎,遵循文明的規(guī)則服務文明的旅客。
文明出行,要從守規(guī)矩開始。全社會要將規(guī)矩意識納入法律范圍,通過法律的準繩來加大違法懲處力度,進而提醒人人要遵守規(guī)則,才能真正將規(guī)則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遵守規(guī)則、人人守護規(guī)則的濃厚氛圍。同時全社會也不能忽視道德的教化力量。法律管外在,道德管內在,只有道德和法律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引導公民遵守規(guī)則,讓禮讓他人成為文明社會一道亮麗風景線。
無論是公交、地鐵上主動為婦孺老幼讓座,還是高鐵上主動為旅客讓行,都能為共建文明社會添磚加瓦。文明禮讓,應該是全社會的共識,筆者堅信,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弘揚文明道德,筑守規(guī)則底線,堅守社會責任,將小我融入大我,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磅礴動能。( 陳奇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