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南:總結回顧只為來年春運做得更好
馬年春運的腳步已經離我們而去,回顧轟轟烈烈、忙忙碌碌和罵罵咧咧的春運歷程,不是讓我們怎么去欣賞和回味春運中發(fā)生的諸多“熱鬧”,而是應該積極主動去深入總結和分析,為來年春運打好基礎,做好預想,力爭做得更好。
“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正如國家發(fā)改委對2013年春運預測數據,在短短40天的時間里,將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近乎世界人口的1/2,相當于全國人民進行兩次大遷移,規(guī)模如此之大,而給運輸方面帶來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要解決“春運”這一難題談何容易!
盡管如此,面對歷年來的“春運”難題,交通運輸部門也未曾松懈,而是一如既往的盡全力去緩解應對,并為此不斷地總結經驗,摸索規(guī)律,在運行調度、加強服務方面有了明顯進步。而作為最受“青睞”的鐵路方面,也是花了不少心思,不斷地研發(fā)各類設備,制定實施了各項應對春運的方案,更出臺了多項惠民政策。但畢竟“春運”是一項如此龐大而復雜得系統(tǒng)工程,僅僅依靠鐵路等部門來解決“春運”難題,是很不現實的。
2014年春運,鐵路秉持著“開放辦春運”理念,通過官方微博、網站和各種網絡互動活動,加大了溝通宣傳,讓大眾了解鐵路面臨的實際客觀困難,贏得了大眾的理解和支持。在服務上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大力推行“網絡購票”、“電話訂票”等新的可以滿足多層次的購票模式,同時在硬件上,增開臨客、農民工專列等措施,但“一票難求”的問題依然存在,客運運力依然捉襟見肘,這就需要春運結束之后,國家以及各運輸部門認真總結,進一步挖潛掘能、科學和持續(xù)發(fā)展,提升服務質量和運輸能力,為來年春運打好基礎。(王正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fishbao.com.cn/